第六百三十八章 血瘀辯證(第2/2頁)
章節報錯
還有,在活血化瘀中成藥方面,樂壽將10個高血壓血瘀證的病人隨機分為2組。
其中一組吃常規的降壓藥。二組在常規降壓治療的基礎上加服血府逐瘀顆粒,二組治療後血瘀徵象均較前改善,
但是,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於對照組。二組治療後血壓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治療組治療後水平均低於對照組。
“雖然我們每味中藥的藥用價值尚且複雜,方劑後作用於人體的機制則更為複雜,中藥作用於人體產生的微觀機理過程則有待進一步的研究。但是,這些實驗資料還是表明,我的方向並沒有錯。”樂壽自豪地說道。
“沒錯。很詳細。”鍾醫說道。
樂壽卻在此刻感激的看了一眼鍾醫。
如果沒有鍾醫,樂壽不會站在這兒,不會有這麼多時間,這麼大的許可權去做研究。
如果沒有鍾醫,樂壽也不會看見另外一個世界,不會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鍾醫,就沒有現在的樂壽。
鍾醫對樂壽的影響,是從肉體到靈魂的影響。
“其實高血壓的治療和預後依然困難重重,祖國醫學存在上千年,精華部分還有待開墾,中醫藥在高血壓病方面的前景無法估計,但卻不容小覷,我們所取的成就只是冰山一角。”鍾醫下了一個結論道。
“對。”樂壽回應道。
只要鍾醫開口。
樂壽就從剛剛揮斥方遒的大佬,又變回了一開始的小弟。
“血瘀在高血壓中及其普遍,特別是老年性高血壓病人,幾乎貫穿始終,但是!怎麼解決才是關鍵。”鍾醫說道。
他揚了揚樂壽的調查報告和臨床研究。
“有時候我們對於血瘀證的臨床診斷標準,其實是窄化中醫對血瘀證的認識,有時候我們在臨床不符合血瘀證診斷標準的病人有時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療,卻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療效。”
鍾醫談論了自己的想法。
“可不論如何,兩位,中醫的對症下藥和多變,也是前進道路上的攔路虎。”鍾醫說道。
中醫難也難在自擬的症候和方藥進行研究,難以重複驗證,給進一步結果薈萃分析等留有難度。
並且,中醫的研究樣本量小,不夠規範,缺乏大樣本、多配合的的隨機對照試驗。
這就跟鍾醫的理念不媒而合了。
突破整體觀念,改變理法方藥思想。雖然待進一步融合其中,希望以後,中醫的用藥和臨床,還有研究三者之間,有一個更好的契合。
“鍾小子,你原來打得是這個主意!牛X!”振中華從椅子上直接跳了起來。
他甚至想要給鍾醫鼓掌。
就連他都沒有發現,鍾醫的野心竟然這麼大,這不是創新,這是要把中醫界搞得天翻地覆啊。
這是要開創一條自己的道路啊。
“有點難。”楊廣中一時之間有點難以接受,畢竟保守了一些。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鍾醫笑著說道:“不過,現在還是開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