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是很了不起的。畢竟沒有師門,沒有太多的傳承,僅僅依靠自己,樂壽走到這一步,已經算是特別厲害了。

但是朱陽明沒有想到的是,樂壽竟然又給了他一個很大的驚喜。

“別說,我最近還是有一些心得的。”樂壽說道。

他說這個話的時候,一開始其他人並沒有當一回事。

直到,樂壽說了幾個字。

“願聞其詳。”朱陽明說道。

“我的這個想法,是血瘀微觀辨證。”樂壽說道。

第一次聽著這個名詞。

“什麼是血瘀微觀辯證?”朱陽明被提起了興趣。

“我們鍾醫講究整體觀念,但是,我在臨床實踐中總結經驗理論時,總是在想,為什麼隨著科技不斷的進步,我們不從微觀方面逐一論證他們?”樂壽說道。

朱陽明聽著這兒,頭皮發麻。

“比如?”他緊接著問道。

“比如:血管內皮細胞、血液流變學、血小板功能、微迴圈、靶器官、基因及訊號通路等方面探討高血壓病血瘀。”樂壽回答道。

這個時候,朱陽明不說話了,他就看著樂壽,期待樂壽下面的回答。

“舉個例子吧,比如血管內皮細胞損傷。這是高血壓血管最明顯的一個難點,那我們能不能用高血壓病血瘀證病人血清作用於內皮細胞之後,看細胞發生了內質網的應激反應?而且並且在持續的刺激下,看看它們到底是準備運作?”樂壽說道。

“這是微觀?是西方醫學的觀點!”朱陽明說道。

樂壽笑了,這不是西醫,這是現代醫學。

“難道中醫就不注重血液流動和變化了嗎?不,我們比他們注重的更早。”樂壽笑著回答道。

“你的意思是?”朱陽明。

“記錄血液流動性、凝滯性和血液黏度的變化,可能血液流變學向濃、黏、高凝聚狀態發展的方向就是高血壓病情進展的微觀寫照!”樂壽說道。

“之前我們太講究自我感覺了!現在,你想要把它數值化,讓後面的人更加清晰?”

朱陽明說出這句話之後,自己的後背都產生了一股涼意。

這是中醫!又不是中醫!

這是中醫嗎?

朱陽明反問了自己一句。

“繼續說。”

朱陽明說道,可是他拒絕不了繼續聽下去的衝動,他想要了解,想要看一看樂壽的腦子裡面,到底裝了些什麼。

“還有,比如說微迴圈!它是指直接參與組織、細胞的物質、資訊、能量傳遞的血液、淋巴液、組織液,高血壓與微迴圈密切相關,看看微迴圈是不是血瘀證的基本表現?”

“比如,高血壓病的靶器官損害不僅與血壓水平、血壓晝夜節律有關,而且與血壓變異的幅度及血壓負荷值也息息相關,對於波動性高血壓及其靶器官損害的防治,我們是不是可以更加清晰?”

“再比如,高血壓的發病是遺傳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中醫證型在基因表達上也有所差異。我們是不是可以從這方面入手?”

樂壽說得很慢,但是說得特別鏗鏘有力。

就好像,這些問題已經在他腦子裡面過了百轉千回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