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事對答(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才有劉教授這麼一問。
“水蜜丸也行。甚至更好。”劉教授又上前一步說道。
所謂的水蜜丸,就是將藥材細粉以水和蜂蜜按適當比例混勻為粘合劑製成。
水蜜丸的特點與蜜丸相似,作用緩慢、持久,但因用蜜較蜜丸少,故含水量低、易儲存和服用。多用於補益類藥物,如補中益氣丸等。
說完,劉教授氣勢洶洶的看著張興運。
“不行……蜂蜜大部分都是糖,我必須考慮到糖尿病患者和其他患者的利益,我製作一種藥,要盡力的擴大他的使用範圍。”張興運張口拒絕道。
“有糖。好藉口。”劉教授說道:“那水丸了?”
水丸就是將藥材細粉以水或醋、藥汁、黃酒等為粘合劑製成。泛制水丸體積小,表面緻密光滑,便於吞服,不易吸潮。
“有酒。和藥性不合。”張興運說道。
呵!
這藉口找的很全啊。
“糊丸?”劉教授又繼續進攻。
糊丸就是將藥材細粉以米糊或麵糊為粘合劑製成。
糊丸質地堅硬,在體內崩解慢,內服既可延長藥效,又能減少某些毒性成分的釋放或減緩刺激性成分對胃腸的刺激。
“我這味藥就是講究的無刺激三字,只有刺激性較大或有毒藥物宜製成糊丸。”張興運道。
“可以要藥縮小,作為微丸。”劉教授又說道。
所謂的微丸,就是將藥材細粉以水或酒泛丸,或以百草霜為衣,採用現代技術製成。
微丸直徑小於2.5毫米,體積小,應用劑量小,服用方便,吸收平穩。
當然,微丸也更加適宜於刺激性藥物,貴重或細料藥材多製備成微丸。
“我這一味藥不必做成微丸,不僅僅微丸不必,蠟丸也不可以,畢竟這些藥的藥性,都和我所用的藥不相符合。”張興運說這話的時候,極為的自信。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看來張興運是真的把什麼都考慮到了?
“既然藥丸不行,那麼散劑了?”劉教授說道:“它表面積較大,易分散,奏效較快;製備簡單,適對瘡面有一定的機械性保護作用。口腔科、耳鼻喉科、傷科和外科應用散劑較多,也適於小兒給藥。”
“但是它劑量較大,易吸潮變質。我這個方子,不宜製成散劑。”張興運回答道。
“煎膏劑了?藥物濃度高、體積小、穩定性好、便於服用。同時具有緩和的治療作用,可以用於多種慢性疾病。”劉教授說道。
“但我的要極具揮發性,不適合。”張興運同樣回答道。
太陽初升,早上的清涼被一番對話瞬間的打消了。
現場的氣氛,用火光四溢和天雷地火來形容,是再好不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