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步是最為艱難的一步,也是很不容易的一步。”

“而臨床二期與臨床三期的主要目的都是關於驗證藥物的有效性,但是因為它們在統計學意義上的有效性差別也很大。”

鍾醫沉靜地說道,這個時候熟悉鍾醫的人,已經察覺出來鍾醫有一定的冷淡了。

為什麼會這樣?

可是,肖長命沒有聽出來,他問道:“不同在哪兒?”

“用通俗易懂的話,就是實驗人數和實驗的規模不一樣,一般,二期每一次試驗的規模通常只有100人左右,每一個分組只有幾十人;而在三期,試驗的規模會擴大十倍,接近1000人甚至更多。”鍾醫回答道。

就是一個人人數多,一個人數少嘛。

肖長命想道。

“二期被稱為探索性試驗,意思就是賭博的成分很大。這類試驗大部分採用單臂設計,即不設對照組,只與歷史資料進行對比。正所謂十賭九輸,二期試驗成功者繼續通關乃至上市的成功率很低,在近十年中,一般只有四分之一的新藥可以進入三期臨床研究階段。”鍾醫想了想說道。

“這個也能理解。”肖長命點點頭。

畢竟,現代已經不是神農嘗百草那個時候了。

每個人的人命都值得被尊重,每個人都有活下去的權力。

看似一個小小的藥物,也是承載了一個人,一個家庭,甚至更多家庭的希望。

疾病,落在時代的書上是數字,而落在每個人的頭上,是輾轉反側的夜和生離死別的苦。

“所以,當一種新藥進入臨床III期後,一切都變得更加嚴格。”鍾醫慎重的說道。

“怎麼一種慎重法?”肖長命問道。

“主要體現在,三期試驗一般都需要採用隨機盲法、平行對照等試驗設計,並且必須有足夠大的樣本,這才能確證在特定目標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想了想之後,鍾醫繼續說道:“還有,最直觀的就是,我們在藥單上看到,最終在藥品上看到的適應症、禁忌症等重要資訊,主要都直接來自於這一階段的試驗結論,當人們說一種藥物是否有效,一般指的都是這一階段的結論。”

“這都是人命啊!”肖長命點頭。

是應該慎重一些。

“最後,才輪到了藥物上市後進行的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就是所謂四期臨床試驗,這種研究一般需要納入萬例以上的患者,觀察藥物在更廣泛人群中的安全性。有時候還有更多。”鍾醫說道。

不過,這個時候藥品已經使用了!

說完這個,鍾醫的臉已經慢慢的冷了下來,怎麼說了,此刻的鐘醫,就像是大海突然遇見了凜冬一般,突然就結冰了,毫無預兆。

怎麼就突然這樣了?

白興騰在一旁已經覺察出了不對勁,就算是面對調查組,面對陳浩然這種傳奇人物,鍾醫也沒有露出這樣的表情啊!

此刻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