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醫這個問題問得很誠懇,完全就像是一個在請教老師問題的小學生。

只有楊光知道,鍾醫這背後的含義。

而現場,也只有楊光會回答這個問題。

“它的1度毒性:按當前劑聯續使用EGFR,可迅速發展至2度毒性。這時候應該儘快聯絡專科醫療人員。必要時局吉隧用強效類固醇激素及消毒防腐劑或抗生素及抗真菌藥。溫水或白能漫泡可能會受益。尋求面板專科醫生進一步評估及治療,包括高鎰酸鉀預防性浸洩。”

“2度毒性:考慮藥物劑量的減少或中斷重至症狀緩解;若情況無改善尋求面板專業箔療。開始支援性治療,包括口服抗生素。必要時區域性使用強效類固醇激素、抗生素、抗真菌藥物和消毒防腐劑。當然,最好是聯合使用。僅在過度顆粒化時在專科醫療人員搭導下每週使用硝酸銀。”

楊光腦中對這些治療和藥物的使用可以算是滾瓜爛熟。

“三度毒性了?”鍾醫繼續追問道。

“3度毒性當然是更加嚴重,必須中斷藥物治療,直至毒性減弱到2度及以下時才可恢復耐藥物治療。尋求專家意見,繼續區域性使用溼蟆固章激素、抗生素、抗其菌藥物和或消雪防腐劑最好是聯合使用。出現過度顆粒化時使用硝酸銀,取膿性分泌物行藥數實驗。可考慮手術治療。”

既然鍾醫提出了問題,那麼楊光就解決問題,這一點並沒有任何問題。

“等等,那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這類藥物導致的口腔問題,怎麼解決?”鍾醫問道。

“治療前及整個治療過程中對患者進行藥物致口腔粘膜炎不良反應宣教。”

“預防過程,是食用容易喃猝和吞嚥的軟的、半流質、非刺激性食物、食物加工至較軟、常溫或推涼時食用。避免酸的、辛辣、鹹的粗糙的食物。補充高熱量蛋白飲品。飲用大量水。使用唇膏滋潤乾燥嘴唇。必要時用冰塊或冰激凌麻木口腔。養成良好口腔及牙齒衛生習慣。”

“至於毒性分類,分為四個等級。”

“第一等級,繼續用藥,用生理鹽水或碳酸氫鈉液沖洗。使用不含酒精漱口水。考怠預防性抗真菌或細菌感染處理。必要時區域性或系統性使用抗菌藥物。”

“第二等級,症狀是點狀潰瘍或偽膜性結腸炎,考慮中斷藥物使用。”

“當然,必須需使用局麻藥、粘膜覆蓋劑和炎痛靜緩解疼痛。必要時區域性或系統使用抗菌藥物治療感染。考慮專科醫生的意見。”

“第三個等級,是出現融合性潰瘍或偽膜性結腸炎。輕微創傷後出血後,必須中斷藥物治療,住院觀察。”

“第四個等級,組織壞死、自發性出血、威脅生命。必須立刻停藥。”

楊光一一說道,如數家珍的把整個治療管理體系和毒性體系給列舉出來了。

這些雖然不是治療體系,或者說根本對治療沒有任何益處,但是,它們卻是保護人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

“難道到現在,你還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嗎?”鍾醫誠懇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