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的目光從在場的所有中醫臉上掃過,包括鍾醫,包括陳浩然,包括在場無數的中醫,他目光中帶著輕蔑。

反問!嘲笑!提出質疑!然後試圖一錘定音。

“你們都知道,中藥不乏相關毒副作用的研究,目前結果也是十分明確的,的確的顯著的肝毒性,這不是常識嗎?”楊光問道。

他轉身,看著身後的劉教授。

“劉教授,我之所以說肝毒性明確,是因為在動物實試裡這一點是被廣泛確認的。這一方面你是專家,你肯定知道吧?”楊光問劉教授道。

“呃……”劉教授想要反駁什麼。

楊光卻接過了劉教授的話頭。

“劉教授你是想說,但憑這些研究就可以寫出毒副作用了嗎?”楊光頓了頓,說道:“我當然知道,並不能,要想確認毒理,就必須量化,這就需要有詳盡的代謝模式,可高度復現驗證的實驗過程。”

“我在來之前,我就看過一個笑話,有關於何首烏的,也有關於七寶美髯丹的。”楊光說道:“想必在場的大家都十分熟悉吧。”

當然熟悉了。

《本草綱目》草之七時珍曰∶何首烏,足厥陰、少陰藥也。

本草綱目作為中醫的聖經之一,在場的中醫沒有不熟悉的吧,

這味藥,白者入氣分,赤者入血分。腎主閉藏,肝主疏洩。此物氣溫,味苦澀。苦補腎,溫補肝,澀能收斂精氣。

正是因為上述的條件,所以它能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烏髭發,為滋補良藥。

並且還有記載。不寒不燥,功在地黃、天門冬諸藥之上。氣血太和,則風虛癰腫瘰癧諸疾可知矣。

關於七寶美髯丹,傳說就更是多了。

相傳,此藥流傳雖久,服者尚寡。

直到,嘉靖初,邵應節真人,以七寶美髯丹方上進。

世宗肅皇帝服餌有效,連生皇嗣。於是何首烏之方,天下大行矣。

並且,宋懷州知州李治,與一武臣同官。怪其年七十餘而輕健,面如渥丹,能飲食。叩其術,則服何首烏丸也。

甚至到了後期,傳說其方,後治得病,盛暑中半體無汗,已二年,竊自憂之。造丸服至年餘,汗遂浹體。

其活血治風之功,大有補益。其方用赤白何首烏各半斤,米泔浸三夜,竹刀颳去皮,切焙,石臼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空心溫酒下五十丸。亦可末服。

“但事實了?你們在乎事實嗎?你們在乎對錯嗎?”

“關於這些何首烏,關於這些七寶美髯丹,和你們的中藥一樣,你們有科學依據嗎?”

“鍾醫,你說正作用和副作用,那我問你,你們中醫真的有收集什麼毒副作用嗎?還是你們隨便找了一本中醫古籍,從其中尋章摘句就能被批准上市?”

“你們的理由也很充分啊!吃了這麼多人都沒有死人,那肯定是有用啊!”

“那麼我想說一點,那些吃死掉的人,他們還能開口說話嗎?”

楊光笑了,笑得瘋狂。

他的聲音貫穿著整個中醫院大廳,來回的迴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