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說。”中風吩咐道。

“我用甲醇:醋酸:水的比例為35:4:6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83毫米。理論板數按柚皮甙峰計算應不低於1000。”

“並且,對照品溶液的製備:取在110攝氏度乾燥至恆重的柚皮甙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毫升含0。1毫克的溶液,即得最後結果。”

路永貞一步步的說出了自己的實驗步驟。

他的目光掃過了其他人,然後用眼神詢問,這幾步大家有意義嗎?

實驗還是那些實驗,大部分在場的人根本聽不懂是什麼。而聽得懂的人知道,路永貞的的步驟沒有問題。

“結果了?”葉樂人開口道。

“結果,我分別精密吸取本品與對照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最後結果。”路永貞說道。

“結果是什麼?”錢多行問道。

“按既定含量,每支含骨碎補以柚皮甙計,不得少於0。20m克。”路永貞說道。

骨碎補以柚皮甙?

這又涉及到了一個新的領域。

“想必十三世家對骨碎補不是很陌生吧?”鍾醫笑著說道。

“不陌生。”葉樂人將其他人一臉茫然,他上前說道。

骨碎補是一種中藥。

“名字和來歷都是有淵源的。

相傳是千年前,唐玄宗李隆基在盪鞦韆時候摔傷了脊樑,疼痛得很厲害。請御醫使用了內服藥,外貼藥多種方法都不管用,疼痛沒有緩解。於是就下令張皇榜要召集天下能人,來為唐玄宗治背傷腰疼。

然後,來了一個民間醫生,給他獻了一個猴姜的草藥。一方面煎湯內服,同時又把它搗碎外敷。很快就治好了唐玄宗的病。

李隆基龍顏大喜,問道,這個藥叫什麼名字?醫生回答道,叫猴姜。皇上說,這個名字不太好聽,不雅。我給它起個名字吧,叫骨碎補。”

葉樂人給眾人科普道。

骨碎補是皇帝為一箇中藥按功效的命得名。

而且名字把它的功效也帶出來了。這個名字延續到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上名字仍然叫骨碎補。它已經有一千幾百多年的命名歷史了。

千金派也有人站出來說道:“冬服藥酒二三兩,立春則止,此法終生常爾,則百病不生。”

說得也是骨碎補。

“路永貞,解釋一下柚皮苷是什麼?”鍾醫說道。

“哦。柚皮苷是一種黃酮類的化合物,廣泛存在於各類植物中,是中藥骨碎補的重要組成成分。既往研究己論證骨碎補具有抗炎、促骨形成及抑制骨破壞的作用,其實我們之前已經在臨床上大量使用。”路永貞說道。

“我們中醫常用很多藥中,都有它的存在,我們用柚皮苷來降低炎症因子,就此實現抑制包括骨關節炎症在內的各種炎症反應的作用,並認為其作用的分子機制是抑制細菌通路。”鍾醫補充道。

“並且,柚皮苷還具有促進成骨細胞增殖分化和抑制破骨細胞活性的作用,分別透過提高BMP2蛋白和抑制RANKL的表達來實現的,動物實驗上柚皮苷對骨質疏鬆症治療有效。”

“柚皮苷作為骨碎補眾多成分中一個結構明確的單體物質,是可用的。”

鍾醫一字一句地說道。

說得很簡單,讓人即便是聽不懂他的專業名詞,也能聽懂他說的意思。

“怎麼證明?”

“如何證明?”

兩個聲音,同時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