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三聯促通療法(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嗯嗯。”杜康連忙點頭。
鍾醫用七曜混元杵平行的七個鈍爪的一頭,在膝關節處先上下、後左右做分理手法。
“這個手法,大概兩分鐘左右,以面板微紅為度。”鍾醫說道。
“然後,繼續用七曜混元杵平行的七個鈍爪的一頭於施術部位反覆點叩手法,形如雀啄食。
操作開始3分鐘點叩頻率快約600次。
壓力小,操作6到10分鐘或者區域性面板出現微微紅軟時,即可使點叩頻率放慢,大約100次每分鐘,加大壓力,使紅進一步透出。”
“然後,用五星三臺杵梅花形五腳的一頭操作。”
用金鋼杵圓弧形的一頭於施術部位作從內向外,再從外向內,呈現太極運轉的運轉手法2到3分鐘。再作一上一下的上推下退的升降手法2到三分鐘。
“這個手法,一般15分鐘左右。當然,還是可據病情酌情增減治療時間。”鍾醫說道。
在場眾人,杜康也好,振中華也好,就連樂壽也好,都屏住了呼吸。
這是第一次看這樣的手法,也是十分的震驚,彷彿都不知道開口說些什麼好了。
“這……這個手法……實在是……”振中華雙眼冒著精光,終於又看見一個讓他熱血封騰的研究方向了。
在場最冷靜的,可能要數病人了。
畢竟在場的其他都是醫生,只有醫生才知道這個方法到底有多厲害,多神氣。
“那麼最後一步了?”病人問道。
“最後一步是功能鍛鍊,是運動療法中的一種。是目前你必須重視的一種康復方法。由於功能訓練在膝部各方力量的訓練,維持關節穩定方面,減少半月板損傷具有重要作用。”鍾醫說道。
病人聽到運動,雙眼就一亮了。
他連忙問道:“怎麼做?”
“先期使用直腿平抬法與直腿平掃法為主的功能鍛鍊,並根據你的肌力情況進行後期相應鍛鍊方法的調整與增加,包括:側方抬腿、靠牆靜蹲、步態訓練等。”鍾醫說道。
這個說完,就沒有麻煩杜康了,而是鍾醫親自進行了演示。
“第一個是直腿平抬法。”鍾醫說道。
鍾醫坐在了診療床上,雙下肢平放,處於中立位。患肢股四頭肌收縮、膝關節伸直(甚至有過伸趨勢),踝關節背伸90度。
維持這種姿態,患肢緩慢抬起約20到30cm,然後緩慢放下,回到原位。
“這樣為一次,十次為一組,根據具體情況確定訓練的組數。”鍾醫說道。
“那直腿平掃法了?”病人問道。
鍾醫還是坐著,雙下肢平放,患肢處於中立位,健肢外展45度位。
讓四頭肌收縮、膝關節伸直,甚至可以有過伸趨勢,讓踝關節背伸90度。
維持這種姿態,患肢緩慢抬起約2到3厘米,首先從中立位緩慢運動至內收30度位,然後從內收30度位緩慢運動至外展45度位,最後回到中立位,
“這樣為1次。10次為1組,根據具體情況確定訓練的組數。”鍾醫說道:“功能鍛鍊時間為20分鐘,當然,也可據你的肌力情況酌情增減治療時間或增加相關鍛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