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縣的天是晴的,從賓館的視窗望出去,一塊透明的藍天,像一張絲手帕,藍天上停留著一些細碎而潔白的雲塊,像是紗巾上的花朵。

吳文龍和馬武當然不知道老劉和鍾醫這邊的進展。

不過兩個人奮不顧身的從上海到了江州縣,已經有了很大的勇氣了。

“吳哥,你說這一次老劉到底能不能成?我們真的要把寶壓到這兒嗎?”馬武緊張地問道。

“成不成也必須等訊息了。我們已經來了,盡最大的努力吧。”吳文龍說道。

兩個人對視一眼,誰都不知道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兩人是紐約大學的校友,認識也有幾年了,都是從華夏考試考出去的,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天之驕子了。

在大學學會了一身本事之後,就想要留在山姆大叔地方工作。

可惜也不知道是受到了排擠還是真的本事不行,吳文龍在工作了一年左右的時間,竟然差點連自己都養不活。

這個時候,吳文龍正好結識了才畢業的校友馬武,兩個人一活計,決定會祖國來試試運氣。

當時馬武沒有遭受到現實的毒打,很猶豫,說道:“現在國內,真的有適合我們的空間嗎?大家才開始發現,我們這一套,在國內行得通嗎?”

“還記得賣鞋的故事嗎?就是那個只有沒有穿鞋習慣的地方,才是真正好賣鞋的地方啊。”吳文龍自信地說道。

賣鞋的故事是這樣的,一位鞋商把他的兩個銷售人員叫來吩咐說:“給你們個任務,誰能完成,我將會給他豐厚的回報,你們誰去把鞋賣到非洲去?”

一個人說:“老闆你這不是難為人嗎,怎麼可能把鞋賣給非洲人呢,那裡的人跟本就不穿鞋的。”

另外一個人說:“老闆,我去!多好的機會啊,多大的市場啊,要是非洲人民知道穿鞋的好處,天哪得有多少人得買我的鞋啊。”

當然,最後後面一個人透過自己的努力成功了。

所以,等吳文龍一說這個故事,馬武就明白了,馬武當即表示:“走,我們現在會去了。”

但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很骨感。

兩人回來的時候,華夏經濟正遇上大轉型,掙錢的行業閉著眼睛也能掙錢,不需要他們什麼大資料分析和市場營銷,不掙錢的行業,忙著轉型去那些掙錢的行業和忙著裁員了,誰有空閒時間聽他們兩個廢話啊。

吳文龍和馬武處處碰壁,接連幾十次上百次的被拒絕。直到遇上了老劉。

老劉那些先進的理念,和國際接軌的思想,一瞬間就吸引到了兩人,於是兩人找上了老劉。

可是一接觸,發現老劉骨子裡面還是一個運氣好加上有實力的商人,並不是能幹出這種大事的人。

透過層層刺探,終於,老劉說出了這些主意都是鍾醫提出來的。現在的鐘醫在江州縣當院長。並且,鍾醫也是哈佛畢業的。

一聽到這兒,兩人就有了非要見鍾醫不可的理由了。

鍾醫坐在辦公室中,天晴得像一張藍紙,幾片薄薄的白雲,像被陽光曬化了似的,隨風緩緩浮游著。藍色的天幕上嵌著一輪金光燦爛的太陽,一片白雲像碧海上的孤帆在晴空飄遊。

老劉帶著兩人來到了辦公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