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在很多很多年之後,張興運等人,也能清楚的回憶起有這麼一個下午,有一個人,用最平淡的語氣,說了一副很偉大的構想。

鍾醫的話說完,現場沒有任何一個人說話。

乍一聽,鍾醫的話可能漏洞百出,可能聽起來天方夜譚,但是,也有辦到過,有人去這麼做過,也有人成功過。

金融在出現之前,沒有人知道它有多厲害。

而標準化也是,美國這麼多藥企能在國際上成為稱霸,除開它的科學壟斷之外,那就是它的標準化了。

“一旦掌握了一個行業的標準,那麼利益也就是相當可觀的了。”鍾醫實實在在地說道:“利益有時候,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它能帶給人十足的安心感。”

不論是企業、個人、還是國家,只要利益來得堂堂正正,那就是對社會的良性發展。

“既然如此,我們如何才能驅動標準化了?”楊廣中問道。

眾人吃驚的看著楊廣中,他們沒有想到,最先問出這個問題的,竟然會是孫得行,而且用的詞,還是用的我們兩個字。

不是你們,不是你,也不是他們,而是我們。

我們——你,和我,和在座各位。才能稱之為我們。

“我認為,由我們自發推動標準化,我們必須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鍾醫停頓了一秒,繼續說道:“有點繁瑣,大家確定想聽?”

“你快說。”楊廣中和振中華異口同聲地說道。

“願意。”張興運答應道。

“既然有辦法了。話都說到這兒了,當然要聽。”孫得行說道。

“有理便說。”劉成敗最後說道。

在場的人,所有的人,都做出了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中醫的標準化主要是要從組織現代化生產開始,我們必須要先=規劃處合理發展的中藥中醫產品、組織專業化的生產、當然還有統一話的管理。這些,說起來簡單,但是都是提高產品質量保證安全、衛生的技術保證。是我們手頭上資源合理利用、節約能源和節約原材料的有效途徑。也是我們中醫行業推廣新材料、新技術、新科研成果的橋樑。還是我們之間消除醫學交流障礙、促進國際中醫發展的必須之路。”

眾人一邊聽,一邊點頭,不知不覺,彷彿被鍾醫吸引到另外一個層面上去了。

“任何事情,我們在看到它的本質之前,我們必須要先看它的收益,以及他能帶來的作用。”鍾醫對在場各位說道。

“說說看。”振中華也提問了,表示他對這個也提起了興趣。

明明是一個看起來怎麼也成不了的事情,明明是一個天方夜譚,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想要讓人瞭解下去,就是想要讓人聽下去。

“所以也要分幾點。其一,標準化會為科學管理奠定了基礎。所謂科學管理,就是依據生產技術的發展規律和客觀經濟規律現實對醫生或者醫術,藥企進行管理,而各種科學管理制度的形式,都以標準化為基礎。這樣不會太錯。”鍾醫說道。

“這樣,也會避免了別人再來詬病中醫不是科學,避免別人誣衊中醫是巫術等等。”鍾醫繼續補充道。

在場眾人聽到這一句,都有所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