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中醫的未來(第1/2頁)
章節報錯
鍾醫的話鍾醫說到了點子上。
這個世界上歸根結底只有兩種病——一種自己想死、一種窮病。
即便無數先賢和無數大能們想出了各種醫療保險、疾病保險或者種種保險的辦法,可是窮依然是橫在生死之間的一個大問題。
“我們代替不了病人做決定。鍾醫生想開一點。”包明智以自己從醫二十多年的經驗安慰著鍾醫,他以為鍾醫會沮喪或者難過。
不過顯然包明智想錯了。
“這也凸顯了中醫和西醫之間的不同。中醫再怎麼說,比西藥要便宜。”鍾醫笑著對包明智說道。
“也,也對。”包明智說道。
鍾醫在這裡並不是諷刺西藥昂貴,一款西藥的誕生,可能是需要幾千人或者上萬人耗時幾年或者十幾年,才能出現在人們的面前。可能光是研究的金額就達到了幾十億或者上百億。
當然,很很多西藥一上市,可能在幾個月或者一年不到的時間就能把這些研究經費給賺回去。
有多大的收益就有多大的支出。
但是中醫和中藥不一樣。現在的中醫還處在一個野蠻生長的環境中。
別人有先進的科技和研究手段,那麼中醫有的就是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實踐操作。老祖宗已經用人命給後人鋪成了一條康莊大道,後人只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遠處眺望。
鍾醫現在要做的、想做的、能做的,不過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完巨人要走的路。
這是中醫的繼承、也是中醫的發展。
光有繼承就毀掉中醫,因為病在變化,人也在變化。西藥更是在層出不窮的推陳出新,如果中醫中藥一層不變,那麼落後就必然捱打。
可是光有發展也不行。這就是相當於那自己薄弱的環節去跟對方偉大的光芒做對抗一般。
中醫的崛起,要做的事情很簡單,站在那些偉大的豐碑上,帶著扁鵲、華佗、李時珍等等人的傳承,帶著亞歷山大·弗萊明、奧恩布魯格、菲爾肖等等的發展,然後推動一門產業的進步。
鍾醫回過了神,這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想得很遠了。
他拉著宋永昌往門診外面走去。
“走,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些病人。”鍾醫對宋永昌說道。
兩人往正在做檢查的病人中走去。
“怎麼樣?鍾醫生,這裡面大部分的病人的狀況?”宋永昌皺著眉頭嚴肅地問道。
“不太好。”鍾醫搖搖頭,在宋永昌面前他沒有必要欺騙什麼。
醫生最無奈的事情便是:很多人把醫生當成無所不能的超人或者救世主,可是他們忘記了其實中醫也是人,也是一個平凡的人。
醫生也想要把病人給治好,也想要有一個系統嗖的一下就把病人給治療好。
不過事情往往事宜願為。
——
鍾醫前去查房,另外一邊就剩下了包明智和幾個護士。
護士們看看包明智,一時有些不解。
包明智正低頭看著手中的病例,他也在嘆氣,這些病人平日裡一天遇見一個都讓人頭疼了,沒有想到今天一次遇見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