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情緒障礙和心理疾病(第1/2頁)
章節報錯
鍾醫做了一個稍安勿躁的手勢。
在場眾人紛紛都安靜了下來,目光又重新回到了鍾醫身上。
遊小春在後臺看到這樣的場景,她不得不感嘆,有些人生下來就有那個氣場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鍾醫就是這種人。
“情緒我們說了,那麼我們現在來說三個詞,情緒、情緒障礙、心理疾病。”鍾醫慢條斯理地說道。
“有什麼差別嗎?”很快就有學生問道了。
當然有差別。
鍾醫接著說道:“情緒是貫穿我們一生的起伏的。而情緒障礙了,我們簡單的理解則是比情緒更加深刻的表達。比如有的人親人去世了,他久久的不能走出來,而有的人則三五天就從這種情緒中走出來了。那個久久不能走出來悲傷情緒的人,達到一定程度之後,我們就稱呼為情緒障礙。”
“什麼樣子的程度了?”很快就有人問了。
“當然這個是有指標的,但是這個不在我今天的講解範圍內,如果有興趣瞭解的,相信有很多書籍可以去了解,當然,如何你們是在困惑,也可以來問道。”鍾醫對眾人保證道。
“那麼心理疾病了?是不是比情緒障礙更加進一步。”立馬就有學生問道。
鍾醫搖搖頭。
“很多人都會這麼想,心理疾病是比情緒障礙更加高階存在。其實不是這樣。心理疾病其實跟情緒障礙是一個對比。
我為什麼會這麼說,你們聽我來講解。
首先,我定義的情緒障礙,是悲傷超過了一般人的衡量,憤怒超過了大部分人的憤怒。這麼說來,那麼有情緒障礙的人,他是認知方面出了問題。也就是說,是他想錯了。不論是他童年造成的陰影,還是年輕時候受過的傷害,或者是他本身就這麼想的。情緒障礙,更多的是思維的錯誤和思考方式的錯誤,或者是排解方式錯誤。
那麼心理疾病是情緒障礙的另外一面,心理疾病為什麼稱之為病了,是因為它已經對我們身體造成了傷害。比如焦慮症患者手不停的發抖。比如憂鬱症患者一直想要睡覺,想要自殺。這些都是情緒已經影響到神經、影響到身體了。所以,我們把它稱呼為疾病。”
鍾醫把事情也說的特別簡單。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有人忙不停的站起來,用沉重的語氣又一次問道:“我們應該怎麼辦?”
“如果是有情緒的話,我們可以自己消化它,或者找朋友也好、正確的方式也好,消化情緒就好了。如果是情緒障礙的話,我就建議有情緒障礙的人找一個親近的人或者直接找一個心理方面的專業人士,來調整認知度過心理障礙。如果是心理疾病的話,我就建議有病要去找醫生,吃藥控制身體上面的不舒服,這不是一個笑話。”鍾醫說道。
那個用沉重聲音詢問的同學彷彿明白了什麼。
不過他又一次提問道:“那情緒障礙和心理疾病它,它會好嗎?”
鍾醫從那名同學的聲音中,聽出了同學的恐懼。
“情緒它永遠不會被消滅,悲傷、難過、猶豫、焦慮、傷心這些情緒會一輩子跟隨著我們,如影隨形。但是,情緒障礙是可以被度過的,因為我們的思想是可以調整。至於心理疾病,感冒也會要人命,要想要輕鬆的度過疾病期,那麼吃藥控制身體上的反應,再調整自己的認知。疾病也就自然過去了。”鍾醫給出的意見很全面,沒有熱血沸騰的鼓勵,也沒有冰冷冷的拒絕,而是一個確切可行的方式。
“好……好的。”那個同學感激的坐了下來,他在鍾醫的身上,彷彿看見了希望。
鍾醫的問題其實已經講完了,健康講座畢竟不是深入橫縱向的學習,它只是一個科普的環節。
但是,就只是這麼一個小小的科普,已經在很多人心中埋下了種子。
只等著這些種子慢慢成長,慢慢成長成一棵棵參天大樹。
“好了,大家想必也沉靜在一種心理的氛圍之中了吧。那我就跟大家玩兩個心理方面的小遊戲,大家注意了。”鍾醫笑著說道。
活躍氣氛是必要的。
遊小春在後臺牢牢的記住了。
“大家跟著我一起,大聲的喊一個詞。老鼠!老鼠!老鼠!老鼠!”鍾醫一邊鼓掌一邊說道。
在場的人雖然不明所以,不過還是配合著鍾醫一起說道。
“老鼠!老鼠!”
“老鼠!”
“老鼠!老鼠!”
聲音慢慢的匯聚,就像是一條條小河匯入了大江,而一條條大江最後終於流入了大海之中一樣。
鍾醫做了一個安靜下來的手勢。
所有的人都停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