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醫自然聽懂了楊榮建說得是什麼。

他幾乎沒有任何辯駁,立馬承認道:“您說的這個方向是對的。我自己本人也很遺憾沒有出身到達一線。這可能是一個醫生的遺憾。”

鍾醫的聲音平穩而低沉,像是在訴說一個別人的故事。

可是楊榮建卻從鍾醫的聲音中聽出了一種遺憾。

再聯想到鍾醫身上發生的事情,楊榮建也只能感嘆一句一步錯步步錯,年少氣盛的代價。

“你也不用遺憾,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你有心在這一條路上,你一定也能成功的。當然,這個成功的前提是你不能走歪路。”楊榮建先是安撫了鍾醫,然後再一次對鍾醫提出了批評。

“您的歪路是指什麼了?”鍾醫反問道。

鍾醫當然聽懂了楊榮建指的歪路是什麼,所以他才這麼赤裸裸的直接反駁。

“你聽不懂我說的歪路是什麼嗎?那麼好,我就直接告訴你,我說的歪路就是中醫。”楊榮建也不跟鍾醫繞圈子,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中醫怎麼會是歪路?其實我先聽聽您的看法。”鍾醫詢問道。

楊榮建畢竟是肺癌方面的大拿,他的話自然不是無的放矢的。

竟然在同行大拿的眼中,中醫也是歪路。

這就引起了鍾醫的關注和警惕。

“那好,您竟然想聽為什麼我覺得中醫是歪路,那我作為學長和長輩就來告訴你。首先,中醫之所以沒有西醫發展的好,最大的原因在於一個,中醫沒有西醫分類做的好。西醫分類做得特別的詳細,可以讓擅長做某些方面的人來做某些方面的事情。就好比工廠的流水線,就好比我,一直看肺癌,所以對肺癌很有心得。而你,學得東西太雜了,雜而不精,所以醫術毫無進步。”楊榮建用憤怒地聲音指責道。但是他的問題說得有高階,對醫學很有研究。

鍾醫聽了楊榮建的話,沉思了幾分鐘。

空氣都被兩人的沉默給冷卻了下來。

打破沉默的還是鍾醫,他搖了搖頭,對楊榮建說道:“首先,中醫的雜不是您說認為的雜。因為中醫本來就是一門預防、治療、干預等等結合的醫學。跟西醫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有著本質性的差別。而鍾醫的那種雜,本身就是它的特質。您不能武斷的說,我保護一個人一輩子不生病,比您救治一個肺癌病人低階吧。至少他們是兩種平等的科學。”

楊榮建愣住了,他沒有想到鍾醫會給出他這個答案。

別說,他在聽到鍾醫的答案後,甚至有點期待鍾醫繼續說下去。

“你繼續說下去。”楊榮建直接命令鍾醫道。

“中醫比西醫衰弱的地方在中醫對疾病的理解沒有西醫深厚,中醫也吃虧在治病慢、藥複雜、以及沒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沒有後續的研究基礎。”鍾醫直接點出了中醫的毛病出現在哪裡。

可能因為之前的故事太過於輝煌,所以導致了中醫一直在遵循老祖宗走過的路,而並沒有走出一條自己新的路來。

這是中醫現在的近況。

也是中醫留給當代人的道路,需要當代的中醫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