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知識(第2/2頁)
章節報錯
孟閒見鍾醫手中有糖,又是害怕又是渴望的看著鍾醫。
鍾醫平日裡可不愛吃糖,他是專門為了孟閒才準備在身上的。
“甜甜的。吃。”鍾醫指了指自己的嘴巴,對孟閒示範道。
“好。”孟閒果然順從的拿過了鍾醫手中的糖,被鍾醫安撫了下來。
見到這個狀況,鍾醫確定了孟閒的智力停留在十歲左右,孟若的判斷沒有任何問題。
一旁的眾人也看到這樣的狀況。
楊國棟對鍾醫的處理是滿意的,至少鍾醫給看診開了一個好頭。
而張沖和孫成也很滿意,因為這個病人特別棘手,他們等著鍾醫丟臉了。
鍾醫這時候卻摒棄了外部的干擾。不在意其他人的看法了。
我是一個醫生,當有病人的時候,一切都以醫治病人為前提。其他的事情,不論在重要,也要給病人讓路。
鍾醫抱著這樣的信念,專心的對待孟閒。
第一步,鍾醫要先了解病人的狀況。如果他讓孟母孟父自己說的話,那麼很有可能鍾醫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於是,鍾醫想了想然後直接問道。
“這樣的狀況多久了?”鍾醫問孟母道。
“十……十多年了吧。”孟母回憶道,還不確定的看了孟若一眼。
“十三年。昨天晚上回去我們也確認了,病情是逐漸加重的。”孟若代為回答道。
“嗯。十三年,那算是很久了。”鍾醫臉上沒有表情,心裡把嚴重程度更加上升了一個等級。
聽見十三年這個數字,張衝簡直要笑開了花。
今天該你鍾醫倒黴,也該我張衝上位,我看你今天怎麼糊弄。
張衝一副看好戲的模樣。
鍾醫哪有時間管張衝小人得志的模樣。
他伸手對孟父孟母問道:“昨天讓你們做的顱內CT以及核磁共振了?給我看看……片,子,以及你們再回憶回憶,他到底有沒有受過外傷或者有中毒歷史?”
孟母立刻遞過了昨天去做的CT和MRI,以及堅定地說道:“沒有受過外傷,也沒有中毒。我們很肯定。”
顯然,這是孟家幾個人在屋裡回憶了很久的結果。
鍾醫點了點頭,拿著CT片,對一旁的簡適說道:“簡醫生,幫忙跑個腿,去外科把看片燈拿過來。”
“好好好。”簡適突然被鍾醫點了名,跑去外科拿燈。
等看片燈拿過來之後,鍾醫把片子放在上面。
“鍾醫生,怎麼樣?到底怎麼樣?這個怎麼看啊?我兒子怎麼樣?”孟母急迫的問道。
“那我詳細的給你說說吧,也給諸位說說。我們雖然是中醫,但並不代表我們要反對西醫先進的技術,只有取長補短,才能更加精進。”鍾醫說道。
如果是平日,鍾醫這麼說,眾人當然不願意聽,但是今天領導都在,眾人不願意聽也要做一個樣子。
“首先,頭顱CT片為軸位,也就是上下方向做的切片,每一幅影象為10mm厚度,也就是一幅影象上面顯示了10mm厚度的頭部組織情況。頭顱CT片有多幅影象構成,第一幅圖象為最低層面最後一幅影象為頭頂部,一般為11層。一般的頭顱CT為軟組織窗我們可以看到外層為白色的一圈,這是我們的顱骨,裡面是灰色的部分,這就是腦組織,在腦組織裡面還有一些黑色的部分,這是腦溝、腦池,因為裡面是腦脊液所以顯示黑色。如果是外傷拍的CT片在軟組織窗的下面還會有骨窗,下面的骨窗主要是顯示顱骨的,骨頭為明顯的白色,裡面的腦組織不容易觀察,顯示為黑色。
第二步,看清楚片子的前後左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CT片上面的資訊,這個資訊一般在每一幅影象的左上方,資訊為英文,一般資訊的順序是醫院的名稱、CT的片號、患者的姓名、性別(女F或者男M)、年齡、日期。你只要能夠將這些資訊找到,就能夠正確的分清楚CT片的前後上下了。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左右,一般在每一幅影象的中間兩側位置可以看到“R”右側和“L”左側的標誌,這代表左右,透過這個標誌,大家就可以分清楚每一幅圖象上面的左右腦半球。
第三步,瞭解層面。頭顱CT一般來說有11個層面,當然這是大多數人的頭顱長度決定,如果頭顱很長,層面可能增加,或者層厚增加。我們大腦的重要層面一共有8個,一般來說CT影象的11層就依照這8個層面上下浮動。接下來我藉著孟閒得病例著重說一下這8個層面的大體解剖位置,也判斷一下孟若到底有沒有這方面的疾病。”
鍾醫說的很慢,都是眾人平日裡難以接觸到的知識。
不過眾人聽得是津津有味,畢竟多一個知識並沒有什麼不好。
鍾醫就像是一把手術刀,把眾人平日裡接觸不到的知識剖析給了眾人,深入淺出,很容易讓眾人聽懂。
就連一直從事衛生工作的楊國棟,也對鍾醫這一番舉動和見解表示佩服。
鍾醫卻不是為了得到眾人的佩服,在他看來,他來中醫院一共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治病,二是為了帶領大家更好的治病。
有了這兩個目標,鍾醫才不管其他人怎麼想,他接下來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