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對照(第2/3頁)
章節報錯
“我弟弟不是神經病。”孟若臉色驟然變化。
這還是一個談論神經病色變的年代。
曾經孟若也打算過把弟弟送去神經病院,可是去看了神經病院的狀況之後,孟若打消了那樣的念頭,那不是人呆的地方,正常人進去也會被逼瘋的。
鍾醫見孟若反應激烈,卻沒有因此迴避這個問題。
“明天來了之後,我會給你弟弟做一個精神上面的排查,孟姐,諱疾忌醫可不行,精神類的疾病不是什麼大問題,要正確對待。畢竟他是二十多歲這樣的,不像是那些自幼痴呆的人,我們要排查各種可能。”鍾醫語重心長地說道。如果正確對待一種疾病,有時候說服病人家屬比說服病人難很多了。
“好……好……”孟若嘗試著接受了鍾醫的建議。
鍾醫又繼續換了一個方向問道。
“去做過顱腦CT嗎?或者看看江州縣人民醫院有沒有條件,最好做一個核磁共振,這樣更能清楚的知道大腦的狀況,有助於痴呆的判斷。”鍾醫建議道。
“院長,我們……我們是中醫。”孟若有些無力地說道。
鍾醫知道孟若的意思,中醫就要按照中醫的方式治療?不一定,只要能幫助判斷,不拘泥於用什麼方式去做。
西醫對身體各個部位的判斷、還有身體血液的各種指標是很有借鑑意義的。
“孟姐,趁著今天還早,去做一個核磁共振來,看看弟弟有沒有腦葉萎縮等等。我們雖然是中醫,但我們不能排斥別家好的東西。”鍾醫語重心長地說道。
“好。”孟若下了下決心,答應道。
她起身給鍾醫道謝,轉身離開。心裡對鍾醫又有了一份心的認識:院長這個人,不僅僅醫術好,心細,並且很有包容性,特別是作為醫生而言,有醫生的品德,只要對病人好,他都不避諱什麼。這才是一個真正的醫生應該做的。
鍾醫沒有想到孟若會這麼想,他只是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平常的事情。
可他沒有想到的事情是,在他看來平常的是事,卻因為很多現實的原因,變得特別的不平常。
鍾醫坐在辦公室裡面整理孟若弟弟的病情情況,以及應對辦法的時候,彭林敲了敲院長辦公室的門。
“鍾醫,有點事情我想跟你說一說。”彭林沒跟鍾醫客氣,畢竟兩人在很多方面都很像,彭林知道鍾醫不會在意這些小節。
“什麼事情你說,能幹得我自然幹。”鍾醫見彭林嚴肅,也知道彭林不會無的放矢。
“江州縣有很多工廠你知道吧?”
當然知道啊,整個江州縣至少有一半都是工廠,三分之二的人都依靠著這些工廠活著的。
鍾醫也在江州縣呆了兩個多月了,怎麼會知道這個狀況。
彭林見鍾醫瞭解情況,也沒有拐彎抹角,直接說道:“有工廠自然對周圍居住的人群有很大的影響。不過江州縣也很注意這些方便,整體上來說沒有多大的汙染,空氣質量不錯,工人疾病方面也多是職業病。(這也是骨科那麼多人的原因)唯獨有一點控制的不好。”
“哪一點?”
“汙水的排放。”彭林說道。
鍾醫皺了皺眉頭,汙水排放不正規,不過這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我們又不是環保局?也不是工商局?還能插手這些事情?
不對,彭林肯定不會無的放矢。難不成……
鍾醫很快就明白了彭林說這些的意思,汙水排放不好,在這個過濾系統還不完善的年代,很有可能導致居民用水的不衛生,跟何況現在還有居民使用的不是自來水而是地上水,那麼問題就更加嚴重。
“你的意思是,很有可能引起居民的痢疾等疾病?”鍾醫也沒有拐彎抹角,而是直接問道。
“對。”彭林眼睛一亮,鍾醫懂他。
心意相通,並且辦事方向都一樣,心眼正,這就是兩人能成為好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