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一場交易(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人,以什麼由頭抓他?”羅鳴聞言不由得一怔,這還是李青雲第一次下令拿人,隨後問道。追莽荒紀,還得上。
“興訟!”李青雲輕描淡寫地說了兩個字,既然他要教訓楊雲貴,那麼肯定有所準備,屆時讓楊雲貴心服口服。
不僅大明,包括唐、宋等朝代,官府都提倡“息訟”,不提倡百姓打官司,希望百姓遇到糾紛後能“以和為貴”,和睦相處。
對於那些經常給人寫狀子上告的訟師,官府通常都會以“興訟”為由進行責罰,李青雲來了湖口縣才半年多的時間,楊雲貴就相繼給劉波和馮老大寫了翻案的狀子,這可比普通上告狀子的性質惡劣的多,因此說他“興訟”一點兒也不為過。
羅鳴聞言拱了一下手,快步離去,前去找馮家查問狀子由何人所寫。
陳凝凝的柳眉微微一蹙,好像並不認同李青雲的做法,但是當著那些侍女和下人的面她不好提出異議,故而忍了下來。
“老爺,把那名訟師下到大牢是否不妥?”吃碗早飯,進了書房後,陳凝凝支開了屋裡的侍女,微蹙著柳眉向李青雲說道。
在她看來李青雲此舉有報復之嫌,難道是在惱怒寫狀子之人給他找了麻煩?
“夫人有所不知,此人著實可惡,老爺到任後遇到的兩個翻案的狀子都出自此人之手。”
李青雲早就看出她要問這件事情,笑了笑後解釋道,“根據大明的刑律,若想翻案必須要有確鑿證據,可兩次的狀子皆平淡無奇,沒有絲毫可取之處,此人既然身為訟師,自然應該知道憑藉狀子上的內容無法為那些人翻案,可他還是寫了,這無疑就是濫頌牟利,理應受到責罰。
陳凝凝這才明白怎麼回事,微微頷首,柳眉逐漸舒展開來,她認為李青雲說的在理。
普通百姓目不識丁,不懂律法,而訟師則精通此道,明知翻案無望還要給人寫狀,使得上告人除了受到皮肉之苦外毫無所好,這個行為也就著實可恨了。
如此看來,那個寫狀子的訟師被抓進牢裡也並不冤。
“或許,此人掌握了什麼內情,只是不好寫在狀子上面,想要考考老爺,俗話說來而不往非禮也,老爺自然也要治治他的這種輕狂。”李青雲覺得趁著這個機會正好可以指點一下陳凝凝,於是湊到她耳旁低聲說道。
陳凝凝聞言雙目流露出一絲愕然的神色,詫異地望著李青雲,一時間有些沒有明白他的意思。
李青雲微微一笑,衝著她狡黠地眨了眨眼睛,這種事情需要陳凝凝自己琢磨出來,他要是把謎底告訴了她,那麼陳凝凝也就無法從這件事情中受益。
陳凝凝雖然心中有疑惑,但見李青雲沒有挑明的意思,也只好把疑問壓在了心底,暗中決定弄清李青雲此番話語的含義。
幾天後,李青雲再度去了陳宅的那個地下室,見到了王三。
與上次相比王三頹廢了許多,雙目無神,神情呆滯,俗話說哀大莫過於心死,想到妻兒都要受到他牽連而被斬首,他就陷入到了深深的自責中。
“大人!”當發現進入房間的是李青雲後,王三雙目中閃過一道亮光,連忙跪在了地上,砰砰地磕著頭,“大人,求您開恩,放了小的妻兒,她們什麼都不知道。”
“你真的想救她們?”李青雲見狀知道王三的心理防線已經徹底被擊潰,望著他不動聲色地問道。
“只要能救她們,小的就是上刀山,下油鍋也願意。”王三連連點著頭,雙目閃過一絲期望的神色。
“王三,你罪大惡極,本應滿門抄斬,不過本官看在那些孩子尚幼的份上,不忍他們這麼早就掉了腦袋,如果你能戴罪立功,那麼本官就放他們一條生路。”
李青雲盯著王三看了一會兒,緩緩說道,“不過他們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本官會判他們流放邊疆,否則無法向那些被你殺害的冤魂交待!”
“謝大人開恩,謝大人開恩。”王三聞言不由得鬆了一口氣,再度向李青雲磕著頭。
他根本就沒有奢求李青雲不追究他妻兒的責任,就像李青雲說的那樣,如果放了他的妻兒,李青雲如何面對那些受害者?
因此,能被流放到邊疆已經是最好的一個結果,日子雖然苦了點兒,但是卻能保有一命,使得他的血脈不致於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