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皆大歡喜(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過出乎他意料的是,李青雲竟然任命縣裡的訟師楊雲貴為刑房的司吏,而楊雲貴推薦了兩名年輕人當他的助手,被李青雲任命為了典吏。
那兩名年輕人的父輩都曾在縣衙刑房任職,十幾年前被張有德排擠走,兩人從小耳濡目染對刑房的一套運作非常熟悉,而且不可能與張有德同流合汙,這正是李青雲所願意看見的。
如此一來,刑房就從張有德的勢力中被剝離了出去,成為了楊雲貴的地盤,楊雲貴也因此一躍成為了縣衙的新貴。
對於楊雲貴成為刑房司吏,張有德並不感到意外,他早就聽聞綠萼與周柔交好,而周柔又對楊雲貴一往情深,故而如果綠萼吹吹枕邊風的話,那麼楊雲貴接任刑房司吏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張有德對此感到非常無奈,他雖然得到了李青雲的信賴,但是怎可能抵得過綠萼這個枕邊人,心中不由得懊惱秦毅以前JC上腦得罪了綠萼,使得他想拉攏綠萼都沒有機會。
“看來要儘快找一名女子獻給大人,否則這後宅之中沒有一個自己人。”想到這裡,張有德不由得嘆了一口氣,暗中決定加快從江南找一名才藝雙絕的女子的進度,進而給李青雲當妾室。
與此同時,張有德也展開了對楊雲貴的拉攏。
楊雲貴以前不過是一個憤世嫉俗的落魄秀才,並沒有和人發生過沖突,故而與張有德並沒有什麼利益衝突,他很樂意收楊雲貴為己用。
面對張有德示好楊雲貴自然與其虛與委蛇,以打消他的警戒心理,暗中對刑房和大牢裡的人員盡興整合。
由於證據確鑿,李青雲和鄭文很快就聯名把馮田一案的案情上報給了九江府,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這種案子越快解決越好,不宜久拖。
此時,改名換姓的齊祥辰已經被德安縣的衙役拿著公文從外地抓了回來,經歷了兩年多的逃亡生涯後他終究難逃一死,齊家對此是無能為力。
九江府把馮田一案作為湖口縣和德安縣聯合辦案的優良典範上報給了江西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使得李青雲和鄭文受到了布政使司的嘉獎,進而落實了這一件大功。
馮老大此番前去縣衙告狀,自然是楊雲貴在幕後 進行謀劃的,他在大堂上的那些話也都是楊雲貴教他的,否則憑他一個村夫豈會有那麼多的心眼,把經驗老到的齊德貴耍得團團轉。
為了給李青雲造聲勢,楊雲貴私下裡告訴馮老大,他之所以知道馮田代替齊祥辰被砍頭,是因為做夢時夢到馮田向他喊冤,並告訴他如果向李青雲伸冤自然可以給馮家洗刷清白。
開始時,馮老大對於楊雲貴說的事情半信半疑,畢竟這件事情顯得太過玄妙了,沒有一點證據就想對齊家下手,無疑是難於上青天。
不過,為了馮家的聲譽,馮老大還是毅然前往,他已經想好了,反正他年齡大了,萬一告錯,死也就死了。
楊雲貴告訴馮老大他並不想捲入這件事情中去,如果案子上告成功後就告訴外人那個夢是馮老大自己做的。
事情的結果令馮老大萬分驚喜,不但還了馮田一個公道,而且齊家還賠了大筆的銀子,使得馮家得以揚眉吐氣,從此挺直了腰桿。
這個時候,很多人好奇他是如何知道馮田代替齊祥辰死的一事,於是他按照楊雲貴的交待有條不紊地說了夢的事情。
不僅如此,他還依照鄉野中流傳的一些神話故事,對這件事情添油加醋地進行了藝術上加工處理,把李青雲說成是天下星宿下凡,不僅使得這件事情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也使得人們心中對李青雲多了一份敬畏。
李青雲得知這件事情後不由得苦笑著搖了搖頭,一猜這件事情就是楊雲貴乾的。
其實,他並不想借助這種怪力亂神之說來給自己增加聲勢,不過從效果上來看確是不錯,百姓們很自然地就接受了這個說法。
為了感謝李青雲給馮老三和馮田鳴冤昭雪,還了馮家一個清白,馮老大特意率領著馮家的人敲鑼打鼓地給去縣衙給李青雲送去了一塊匾額,上面寫著“為民做主”四個大字。
李青雲並沒有出衙接匾,而是讓羅鳴把馮老大等人連同匾一起勸了回去,表示馮家的心意他心領了,他只不過盡了本職而已並無可稱頌之處,實在是受之有愧。
所謂公道自在人心,他用不著那些匾額來來表明自己的功績,況且朝廷也不會看重那些匾額,反而會引來沽名釣譽之嫌。
就在李青雲緊鑼密鼓地籌謀著對付張有德時候,一件在他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羅鳴和馮虎之間的多年積怨被一個女人引爆,終於使得湖口縣縣衙站班和捕班之間爆發了大明立朝以來的首次大規模鬥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