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明修棧道(第2/2頁)
章節報錯
晚飯後,李青雲把張有德喊到了書房,向他詢問馮老大一事的對策。
自從去年墜水後李青雲一直把張有德當成了他最“信任”的人,遇到事情後都會找他商議。
“大人,屬下覺得這件事情有著諸多可疑之處,齊德貴是德安縣最大的糧商,家世赫赫,應該不會與水匪勾結。”張有德想了想,不無擔憂地說道,“大人,此事一旦處理不好,勢必影響與德安縣的關係,大人要謹慎行事。”
對於馮田的事情張有德是一清二楚,作為湖口縣縣衙胥吏的首領,魯雲山做這麼大的一件事情不可能瞞他,當時他可從中得了不少好處。
如今馮老大要找齊德貴的麻煩,張有德自然要維護齊德貴,馮田一事就是他的手裡的把柄,以後他能用來威脅齊德貴為他做事。
“本官也覺得這件事情十分蹊蹺。”見張有德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李青雲心中暗自一聲冷笑,皺了皺眉頭後說道,“這個馮老大可當真能夠惹事的,給本官找來了這種麻煩。”
“大人,明天升堂的時候看看他是否有確鑿的證據,如果沒有的話那麼就是誣告,對這種刁民大人當重罰於他,以儆效尤。”張有德感覺李青雲言語中對馮老大流露出厭惡和不滿,不適時宜地挑撥著。
古代並沒有“誣告罪”這一說法,按照大明律例誣告者要反坐,也就是說如果查明馮老大是誣告齊德貴通匪的話,那麼馮老大就會以通匪罪被論處。
李青雲聞言點了點頭,一副深以為然的神色,這使得張有德心中不由得竊喜,如果李青雲現在就厭惡馮老大的話那麼明日在公堂之上自然會刁難他。
回到後宅,李青雲坐在書桌後面漫不經心地翻閱著《史記》,他先前還有些拿不準馮田是否是替代齊祥辰死的,畢竟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推斷而已。
不過,與張有德接觸後他的心裡已經有數了。
張有德在他面前一直都是以心地善良的老好人面目出現,對人待物都非常和藹,可剛才竟然對馮老大落井下石,那麼齊家肯定與馮田之事有關。
恐怕張有德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對他“信任有加”的縣太爺私下裡已經開始動手修理他,而懲治魯雲山就是李青雲送給他的一份大禮。
第二天上午,縣衙外密密麻麻圍滿了人,放眼望去黑壓壓一片,馮老大要狀告齊德貴通匪一事早已經傳遍了縣城,不少人趕來看熱鬧,都想知道李青雲會如何審這個案子。
在綠萼的伺候下李青雲穿上了他的大襟斜領青袍官服,頭戴黃絹烏紗帽,腰束銀帶,腳踏黑色官靴,整個人在服飾的襯托下顯得俊朗不凡。
尤為醒目的是,他的官袍正前方的補子上印著一隻紫色鴛鴦似的水鳥,名為鸂鶒,表明了其七品官的身份。
李青雲對著銅鏡照了照,很滿意自己的這身造型,更喜歡身上的這份儒雅氣質,很好地掩蓋了他的氣勢,使得對手第一眼就對他產生輕視。
“來人,帶馮老大!”縣衙正堂,李青雲落座後望了一眼密密麻麻聚集在大堂外面的百姓,一拍驚堂木,沉聲喝道。
“草民馮老大,叩見知縣老爺。”馮老大很快被一名衙役帶了上來,跪在地上向李青雲行禮。
“馮老大,本官問你,昨天為何擊鼓?”李青雲瞅了一眼他,不動聲色地問道。
“大人,草民懷疑侄子馮田已經被齊德貴害死,所以舉報其暗中勾結水匪,希望能給馮田討一個公道,請大人給草民作主。”馮老大把昨天告訴王宇的事情又向李青雲講了一遍,然後以頭觸地,高聲喊道。
“馮老大,你可知大明律例規定,誣告反坐,如果你所告不實,那麼本官將以通匪治你的罪!”李青雲拿起驚堂木重重一拍,高聲說道。
“威武~~”立刻,神情嚴肅地侍立在大堂兩側的站班衙役開始以手裡的水火棍敲擊地面,口中高喊道,給馮老大製造心理壓力,俗稱喊堂。
“大人,草民有齊德貴與水匪暗通的證據,馮田告訴草民,幾年前他們那夥水匪打劫了一個客商,搶了一尊價值連城的金玉侍女像,上面鑲滿了寶石,讓齊德貴銷贓,齊德貴對此十分喜歡,收為己用,準備當作傳家寶。”
馮老大抬起頭,神情凜然地向李青雲說道,“大人,如果草民有半句怨言,願意承受任何責罰。”
此言一出,聚在大堂外看熱鬧的百姓們頓時轟一聲騷動了起來,在那裡嗡嗡地議論著,誰也沒有想到竟然會牽扯出一尊金玉侍女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