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張有財讓下人給劉波送去了二十兩銀子,並且告訴劉波先前所欠張家的十兩銀子不用還了。

劉波是個老實本分的人,不敢跟有錢有勢的張有財計較,本想就這麼息事寧人,儘快給劉小蓮找個外地的婆家嫁了,誰成想劉小蓮當天晚上就投湖自盡了。

劉小蓮的哥哥劉湖生年輕氣盛,氣不過妹妹就這麼沒了,前去張府和張有財理論,結果被張有財指使家僕一通暴打,活活打死在了張宅門口。

等劉波夫妻倆趕到的時候劉湖生已經沒了氣,劉波的老婆當場就昏倒在地,大病了一場,沒多久就病死了。

好好的一個家頃刻間就土崩瓦解,劉波雖然是個老實人,但泥人還有三分火性。

況且,越老實的人通常也越固執,埋葬了老婆後,家破人亡的劉波毅然請訟師寫了狀子去縣衙告狀,準備給妻兒討還一個公道。

湖口縣前任知縣開堂審理了此案,張有財有備而來,在大堂上反咬一口,不僅誣陷劉小蓮是一個招蜂引蝶、人盡可夫的****,是失足落水而死,而且連劉湖生的死也被說成是得了一場惡疾暴斃。

由於張有財找來了諸多的人證和物證,劉波身邊卻沒有一個證人,因此只好眼睜睜地看著事情被顛倒黑白,被知縣判了一個誣告之罪,結結實實地吃了一頓板子。

挨完板子後劉波被衙役扔出縣衙,被一群守在衙門外面的痞子當眾打斷了一條腿,這是張有財對他的報復,都是也是警告別人不要跟張家作對。

如果不是白水鎮的陳伯昭陳老爺派人把劉波送去醫治,恐怕他命就要沒了。

放眼整個湖口縣,敢救劉波的也就只有陳伯昭了,因為陳家是張家的死對頭,豈會放過這麼好的給張家下絆子的機會。

去年年底,劉波去了九江城的府衙擊鼓鳴冤。

雖然他屬於越級上告,按理說府衙可以不用受理的,但由於涉及了兩條人命,滋事體大,故而九江府知府親自開堂審理了此案。

與縣衙時的情況一樣,由於張有財有著各種有利的人證和物證,劉波再一次敗訴,被知府大人判了一個誣告之罪,結結實實地捱了三十大板,並且讓湖口縣知縣將其帶回去訓誡。

於是,前任湖口縣知縣就以尋釁滋事的罪名把劉波抓進了牢裡,直到兩個月前才放出來,被折磨得面黃肌瘦,不成人樣。

如果不是陳伯昭暗中疏通的話,他十有yankuai就要死在牢裡。

說起來,劉波能被釋放還要多謝李青雲。

李青雲來到湖口縣上任後不僅整頓了胥吏,而且還清查縣裡大牢裡那些在押囚犯的案卷,他發現有些囚犯的罪名比較輕但是已經被關押了不少時間,因此就大筆一揮把那些人給釋放了,其中就有劉波。

以前李青雲已經知道那些囚犯為什麼會被關在大牢裡那麼長時間,還以為是縣衙的人失職,現在他對立面的門道可是清清楚楚,恐怕不是像劉波一樣得罪了什麼人,就是縣衙的人想要敲竹槓,把人抓進牢裡讓其家人掏錢來贖。

至於張有財為什麼能在白水鎮橫行無忌,因為他的親哥哥就是縣衙戶房的張有德張司吏,有張有德罩著湖口縣誰敢招惹他。

這也是羅鳴剛才為什麼猶豫的原因,他本應提醒李青雲張有財的底細,不過最終沒有說出口,其舉止非常耐人尋味。

其實,李青雲這次來白水鎮根本就不是為了吃什麼紅燒魚,而是想會會陳伯昭,只不過沒想到劉波會出現在這裡,著實出乎他的意料。

劉波的案子已經由府衙審結,按規定李青雲是不能接狀子的,除非有確鑿的證據表明這是一起冤案,然後他拿著那些證據上報九江府,得到知府的首肯才能接下劉波的狀子,開堂審理。

如果說劉波不懂這個道理還情有可原,可陳伯昭應該清楚這個規矩,劉波現在既無人證也無物證,讓他如何給劉波伸冤?強行開堂審理可是要被上級懲處的。

劉波能找到他鳴冤,陳伯昭肯定是幕後的推手,要不然劉波一介草民如何得知他的行蹤?

對於陳伯昭的這個舉動,李青雲有些想不明白他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