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且識兵道(第2/2頁)
章節報錯
“因為我知道,郡尉大人的兵馬會把我們這些普通人保護得很好。”
“哈哈哈……說得好。妹夫,你這後輩可比你會說話多了。”張溫拍了拍陸笙的肩膀,用力過大,差點沒拍得他一個趔趄,
“就是身子骨弱了些,回頭我送三斤虎骨過來,燉湯補補,以後就跟著我當個幕僚吧。”
聞言,李青雲責備地瞪了張溫一眼,
“陸笙可是我們儒家後起之星,小小年紀浩然之氣便不遜色於我,日後他是要擔起大任的人,哪能被你這麼一個粗人糟蹋了。”
“日後,少說這些話,不然耽誤了儒家中興,我可跟你不客氣。”
張溫明明是李青雲的妻兄,這會兒卻只能滿是無奈地點點頭,而後,李青雲轉頭看向了陸笙,訓斥道:
“還有你,明明沒練過武功,還跑到那麼危險的地方,要是有個好歹,你不能指望我這一個與你無親無故的人養你一輩子吧。”
他的口氣,彷彿浮玉山上的先生,陸笙一時之間也只能滿是敬畏地點點頭,
“哎,妹夫,這你就不對了。昨夜有我的兵馬在,小陸必然不可能出事。”
“我訓練郡兵的方式可是從西涼那邊學來的,羌人勇猛,每一個都是百裡挑一的勇士,為了抵禦他們不斷南侵,西涼那邊就琢磨出一個‘殺羌陣’,可以以多敵一。昨夜對付那些武功高強的江湖客,我就用的是類似的刀陣。”
“他們武功高強,內力深厚,那又如何?不是一樣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嗎?只要刀刃能砍到,他們一樣會死。”
陸笙聽著張溫說的話,心裡琢磨著,
“殺羌陣?在書裡看到過,用來圍殺的時候確實很厲害,不過……是怎麼解來著?”
這應該算是一種職業病,
在書庫苦讀的十二年中,陸笙養成了一個習慣,在接觸到有意思的招式或者陣法時,會下意識地用自己所學去破解它,
按他的話來說,這叫旁徵博引,查漏補缺。
等到張溫滔滔不絕地講完,陸笙也已經在腦海裡補充完整了“殺羌陣”的全套資訊,以及剋制策略。
然後,他就將話題引到了別處,
“郡尉大人麾下當然是驕兵悍將,不過,晚輩曾在書中,看見過一種名叫‘兵魂臨陣’的兵家戰法,聽說,相比常規陣法,那才是為將者主要使用的兵道手段。”
陸笙好奇地問道,像極了向老師請教的學生。
張溫聞言,思索了一下,又看了眼陸笙,也不知在想什麼,斟酌著說道:
“兵魂臨陣嗎……相比其他的幾種兵家手段,它的確是流傳最為廣泛的,像你這樣的儒生知道也很不足為怪,不過,它雖然廣為人知,可真正會它的人卻不多。”
“我雖然是一郡郡尉,也不過是掌握了它最基本的激發之法而已,至於更高一層的靈活使用,我是根本不會的,而這些,也是我在西涼當都尉時,一位將軍教給我的。”
“昨夜對付江湖客,還用不上這樣的殺器。”
說到最後一句時,張溫滿是輕蔑,心中橫生一股豪氣籠罩全身,
陸笙藉著倒茶動作的遮掩,眼中驚芒一閃,
兵道,是文道與武道的結合,兼具兩者之長。
在張溫的身上,黑紅煞氣如同跳躍的火焰不斷地向天空攀升,那是久戰不死,且殺戮無數的沙場老兵才能養成的煞氣,因為所有者是兵將,所以這又被稱為“兵煞”,區別於尋常人殺人就可以獲得的煞氣。
“兵魂臨陣”,就是最簡單的激發“兵煞”威力的戰法,將全軍煞氣凝為一體,籠罩在整個兵陣之上,使得攻守同時,動作如一。
將怒,三軍怒;將狂,三軍狂;
“且訓其三軍,如臂使指”,這就是兵道所追求的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