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協就不行了,賣不出去書有什麼辦法,甚至有很多作協的作家偷偷的寫網文補貼家用,或者投稿垃圾雜誌,寫一些自己很厭惡的東西來換取自己在文學領域生存的資糧,時間長了就廢了,寫不出好東西了。

雖然作協是事業單位,但是並不代表這就不是官兒啊。

“一千萬,其中50%可以給作協的會員,不管是市級會員還是省級會員,但是需要稽核,稽核透過了就可以放款。”

褚清放下茶杯,把條件說好,不稽核肯定是不可能的,而且稽核權不能放出去。

“這樣也行,你把這個計劃書給我發一份電子版的,我去溝通上面。”

邱主席稍微冷靜了一下說道,雖然這個計劃非常的好,但是自己不能打包票,而且省級作協對這個計劃的幫助不大。

“好的,希望能夠快一點,我這裡已經準備就緒了。”

倆人繼續扯了一下淡,看著邱主席拿起了茶杯,褚清就告辭了。

事情很快就傳到了中作協那裡,主席團們還開了個會議,把計劃書給其他的主席團成員們挨個發了下去,幾人都低頭看著計劃書,不一會就看完了。

“這個褚清工作室就是那個《活著》的作者開的?”

副主席劉一文率先開口問道,這人是挺有名的老作家了,現在還擔任著北平大學的博士生導師。

“是的,有名的天才,看這個還挺有野心的。”

“不怕他有野心,只要遵紀守法,野心再大也沒關係。這個計劃大家怎麼看,要不要給他掛個名兒。”

“我覺得可以,我們現在好作家越來越少了,年輕一代有幾個出版作家?青年一代都是70,80在撐著。”

“幹作家吃不到飯有什麼辦法,我當年非常看好的小同學,十四五歲就能寫出非常好的文字,但是不寫了,說幹作家賺不到錢,去學藝術了。”

“還有很多有潛力的還在為吃飯這個問題發愁,我的一個碩士生現在在當小學語文老師,我問他為什麼放棄文學,人家說賺的多啊,當作家的時候一個月連兩千塊都賺不到,現在在私立小學裡一個月兩萬。”

“這個計劃為什麼不透過,憑什麼不透過,褚清只要能給這些人一口飯吃,讓他們在文學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那我們就不能替這些人拒絕。”

一席話說出來,場面也冷下去了,這時中作協的主席開口道。

“大家舉手表決吧。”

話音剛落,所有人都舉起了自己的手,文學不能死,反正不能死在他們手上。

不管以後怎麼發展,新鮮血液是必須要有的。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