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鳳凰遊(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隨處都可以見到銀匠師傅們在打磨銀器。身邊的人來來往往的,銀匠卻始終低著頭,認認真真地雕刻著,一點也不會被外界影響。
大到泡茶的銀壺,小到玲瓏精緻的耳墜,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相信那複雜精細的圖案,均是出自銀匠師傅之手。徐舒窈挑了半天,最終還是買了個喜歡的手鐲。
褚清看上了一個木製的筆筒,淺淺的花紋,大致上是個素淨的款式,顏色是黑色的,阿婆也說不上是什麼材質,但是褚清很喜歡,用了五十塊錢成交了。
買下來成交之後,看著阿婆沒了牙的嘴巴努力的憋住笑,褚清大概知道自己上當了,但那是沒關係,旅遊嘛,太計較了真是容易生氣。
苗寨的風光在褚清看來一是茂密的樹林裡出現一個村落,這會給人一種非常驚喜的感覺,然後是建築的特色,苗族人建房子主要使用木頭,很少用到其他材質,建造的房屋有一種奇異的美感。
其次是苗寨的路,只是很多人不關注的地方,褚清就覺得這些石質的路很有感覺,尤其是石板壘砌的臺階,隱約中就有一種歷史的感覺襲來,像是年代久遠的物件。
最後讓褚清關注的就是苗族人的習俗和穿著,雖然同樣是一張黃面板的臉,但是迥異與漢族人的風俗和著裝,都讓褚清認為這是苗寨的組成部分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那一部分。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描繪過這樣的圖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褚清此時此刻的感覺就是如此,像是個誤入桃花源的武陵捕魚人,這裡的美不僅驚豔,且回味悠長。
走在這石板路上,看著溪流和小橋,吊腳樓,平屋,還有水牛,水深處還豎立著水車,褚清彷彿穿過時間,和這裡歷代的靈魂對話,他們訴說著自己的誕生與死亡,訴說著這裡的歷史,這裡的故事。
旅遊就是一個靈魂對話的過程,物象進入眼睛後,大腦像是導遊,自然地就把這裡的故事講述出來,這是一種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過程。
“窈窈,真好啊這裡,我感覺我的靈魂都在顫抖。”
“是嘛,坐下來看看吧。”
徐舒窈很意外,她雖然也感覺很美,但是並沒有什麼激動地情感,看著褚清這種滿是激動地情感,她感覺自己是否有點遲鈍?還是男友作為作家有什麼和自己不同的地方?
可能是男友的內心情感十分豐富,這才能感受到她感受不到的東西?
“我好多了,剛才一瞬間很激動。”坐了會兒,褚清這會平緩了起來。
“哈哈哈哈,好了,繼續走吧。”
徐舒窈表示理解,藝術家嘛,情感充沛一點很正常,只要不在其他地方充沛就好了,這點她知道,他老師每次聽到那些大師級的演奏現場的時候常常會落淚,這也是她理解的原因。
作為藝術家就要有對於事物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受,內心的情感是要比很多人豐富的,所以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
苗寨的風光真是很美,褚清和徐舒窈玩了兩個鐘頭,累得不行了才依依不捨的下了山,有的時候你旅遊一趟不記得去了哪個詳細的地點,但是讓你印象深刻的景象你是絕對不會忘記的。
偶爾回憶都清晰可見,但是你就死活想不起來是去了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