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痛苦與希望(第2/2頁)
章節報錯
期間褚清去縣城幫小學買了一套投影設施,後面會有人來安裝除錯,又拉了一車的蔬菜和鮮肉,請學校裡的孩子們吃了頓非常豐盛午飯,他能夠幫到的不多,學校也不是沒人管,政府教育部門都會有政策的。
上課期間褚清和徐老師聊了很多,徐老師本名叫徐舒窈,湘水人,和他算是半個老鄉,今年剛從秦省師大畢業,和他是一屆的畢業生。
但是兩人聊天都很平淡,往往只是講講關於支教或者寫生的事情,沒有過多涉及個人生活,也僅僅加了一個微信,還是徐舒窈提到要等到回湘水找他簽名加上的。
二人萍水相逢,並沒有太多的相處時間,並且褚清也不主動。
其實褚清單身狗不是沒有原因的,性格過於佛系,對待愛情大多時候都是隨遇而安的,並不會主動,也不是看不出來女生示好,但他覺得麻煩。
就像現在,和徐老師這樣的漂亮女生聊天,大多男生即使不追求她,也願意和她多聊一些話題,多待一會兒的。
褚清則不會,他基本上下課後,在辦公室坐個一二十分鐘,就找老校長道別了。
上完美術課,褚清也快要轉站去下一個地方了,下趟旅程則與新書沒有關係,更多的是自己享受生活的過程,見識大山大河,見識文化勝蹟。
至於新書已經完成了大半,很修改的地方也沒了阻礙。
他從那些老人們的記憶裡找出了這片原野發生過的事,裡面有痛苦,
那些年鬧荒災,乾旱席捲了這片土地,農田絕產,政府救濟能夠保證他們不餓死,但是飢餓感實在是熬不住的。
他們吃樹根,吃白土,跳進黃河捕魚,尋找一切能夠抵擋飢餓的食物。
像老人口述的,吃白土導致排不了便,爺爺奶奶用木棍往外剜。
再者有大水,農田被沖垮,種的糧食被衝沒了,辛苦的勞作化為烏有。
當然也有高興,
最高興的是孫子出生,是政府分地,是糧食豐收。
分地後第一年家裡堆滿了糧食,他爹睡在糧堆裡笑,笑完了又哭。
後來他娶了媳婦,第二年孩子出生他高興,孩子不用過苦日子,比他好。
後來他自己養豬養羊,掙了錢不說,還能自家留著肉,那是他吃過最香的肉。
再後來有了自己的。。。。。。
後面的日子都開始好好的,他再沒餓過肚子,他孩子以後也不會餓肚子。
他和住在這荒原上的千千萬萬人一樣,他們以後都不會餓肚子了。
。。。。。。。。。
同樣的案例有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但故事開頭往往都是嘆息,這是經歷過我們從未經歷過的。
他們的命題永遠都是生存,這是歷史和大地給他們刻上的,而後來人的命題是生活,如何生活的更好才是我們需要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