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玄:“第二,認識到人命至重,至此,李世民規定死刑需三複奏,複審批准後方可行。”

陳玄:“說到這了,這就不難想起貞觀四年,全國叛死刑才29人、貞觀六年,全國死刑犯290人,太宗審查時令全部290人回家團年、待來年秋收後回來復刑,結果290人均準時到來、無一人逃亡。這在現在來說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陳玄:“故此,可見當時教化之好,人心之純樸、社會秩序之井然,政治之清明。”

千古一帝·漢武:“啊這……放回去還自己回來?假的吧??”

武周女帝武曌:“這確實是真的,兩百九十死刑犯全部回來了,這確實可以見盛唐教化之好。”

漢高祖劉邦:“不敢相信,要是在咱這,死刑犯放了不來刺殺你就算好的了,更別提還回來受刑……”

明太祖朱元璋:“嗯,哪怕現在大明也不行。”

千古一帝·秦皇:“的確,哪怕李世民有過錯,咱們也不能忘卻他的功績,群主小子可以。”

陳玄:“廢話,咱們這可是被聊天群看著的,再說了雖然李世民不太好,但他的功績是不可抹去的。”

陳玄:“除此之外,李世民威震天下的軍功也是無法抹去的!”

陳玄:“太宗朝武功之盛,除太高麗戰爭上沒有取得戰略勝利外都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突厥、吐谷渾、高昌、安西四鎮、漠北薛延陀等……”

陳玄:“特別是突厥,李世民可是個記仇的人,當初簽下渭水之辱,硬生生滅了突厥,還讓突厥可汗在皇宮跳舞取樂。雖然沒有完全滅掉……”

陳玄:“當然,如此多的戰果,這與當時的國力、軍隊戰鬥力、整體戰略、用人選將與配合默契、過程協調一致等重要因素是分不開的。”

明太祖朱元璋:“確實,大唐的整體實力還是非常強大的,特別是在李世民在位中期,咱記得從大唐流傳下來一個故事,是說在大唐有一個文官名為王玄策,李世民派王玄策出使天竺,正巧天竺內亂,使團遭到襲擊……”

明太祖朱元璋:“按道理王玄策應該回到大唐,但是他沒有,卻去了吐蕃徵兵,殺回來連戰三天,大破天竺,帶回大唐一萬兩千俘虜,兩萬人馬回長安……”

明成祖朱棣:“這個咱也知道,自從王玄策大破天竺之後,便流傳下來一人滅一國的故事。”

陳玄:“確實,但你知道王玄策回到長安之後,被封了什麼官麼?只是一個散朝大夫而已,五品小官……”

漢高祖劉邦:“一人滅掉一國,還TM只是一個文官??臥槽……回到大唐之後才被封五品小官?李世民不太會做人啊。”

武周女帝武曌“哎!你這就說錯了,雖然朕不太喜歡李世民,但是當時的大唐這滅掉一個小小的天竺確實不是什麼大的戰績,也因此,五品小官可以了。”

陳玄:“正因如此,在諸夏曆史上的名將名相中,貞觀朝佔有相當的比例,在諸夏軍事史上,貞觀朝的戰例也多被引用。”

千古一帝·漢武:“如此盛唐,難怪被後世人懷念,要是朕,也懷念如此強盛唐朝。”

陳玄:“當然,這只是大唐整體軍事能力的突出,這接下來第三點那就有點NB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