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遊艇上逛了一大圈後,張達回到了飛橋層,找了個躺椅躺下休息。

鄭瑞之前告訴他,這艘遊艇的航速是30節,算下來差不多是55.6公里一小時。

從濱城開到葫蘆島,大約需要6個半小時。

張俊和楊金萍坐在二層的客廳裡休息,王慶在陪他們聊天。

鄭瑞也來到了飛橋層,問張達:“張先生,到葫蘆島還要一段時間,您想要釣會魚嗎?”

張達坐了起來:“可以是可以,但我不會釣魚啊。”

他唯一的釣魚經驗,就是小時候在遊樂場的釣魚池裡釣金魚了。

“沒關係的,我聽說海魚就喜歡咬新手的釣鉤呢!”鄭瑞奉承了一句,“您稍等一下,我請船員把釣竿拿來。”

張達點頭道:“好,那就麻煩你了。”

兩分鐘後,三名船員拿著釣竿走了過來。

其中一名船員對張達說道:“先生,我們幫您把釣竿掛在這裡,有魚咬鉤的話,您只管收線就行了。”

張達眨了眨眼。

光聽船員的話,彷彿比釣金魚還要簡單呢。

船員們很快就掛好了三根魚竿,張達頗有興致地拿出手機拍了張照。

自然還是發給程明明。

程明明很快也給他回了張照片。

這姑娘今天不上班,正和魏愛玲在外面逛街。

守著三根魚竿,和程明明聊聊天,下午的時間過得很快。

除了沒有魚上鉤外,一切都很美好。

張達對此倒是毫不在意,原本他也沒指望能釣上魚來。

一旁的鄭瑞,面上倒有些尷尬之色。

他甚至有點後悔,提議讓張達來釣魚了。

如果不是在海上,他可能已經跳進水中,往張達的魚鉤上“掛”魚了。

夕陽下,看著一望無際的海平面,張達忽然想起了昨天與謝相國的談話。

這樣一位快50歲的老同志,還在為了理想奮鬥。

他一個20多歲的小年輕,卻整天像一條鹹魚一樣。

這好嗎?

好像也沒什麼不好。

張達原本就沒有太大的理想,他所求的,不過享受生活,孝敬父母而已。

而現在,這些“理想”,都已經實現了。

一時半會,讓他再想出一個理想,也不太現實。

但設定一個目標,還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