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張總。”徐林說道,“評論區的會員評論,也以好評居多。此外,兩集綜藝的彈幕量也很多,尤其是第1集,目前已經擁有超過70萬條彈幕。”

“可以嘛。”張達稍顯意外地說道,“我記得很多電影,一集也不過幾萬條彈幕而已吧?”

“是的,張總,有些電視劇全集的彈幕數量,還沒有超過70萬條呢。”徐林笑道,“請您參加第一期節目,真是太正確了。”

“希望節目的收視,能繼續保持下去。”張達說道,“你回頭讓公關部的同事,挑選一些有代表性的評論,發給李秘書。”

徐林點頭道:“好的,張總,我回去就辦!”

在等待公關部轉發評論的時候,張達也在奈飛華國裡開啟了這部綜藝。

他用2倍速播放第1集的影片,重點觀察彈幕和評論區的情況。

他看到的絕大多數評論和彈幕,都是正面的。

其中有誇他富有綜藝細胞,適合參演綜藝的,有稱讚兩位大廚廚藝的,還有對邵瑜的主持功力表示肯定的...

總之,如果只看彈幕和評論,這部綜藝顯然已經獲得了成功。

李秘書稍後反饋過來的主流評論,同樣是以正面評價為主。

影視公司的辦公室裡,謝明正在和徐林交談。

“徐林總監,您知道我們節目還有一大亮點在哪裡嗎?”

徐林說道:“願聞其詳。”

“那就是設定臨時嘉賓。”謝明說道,“我們的臨時嘉賓,不像許多節目時刻意挑選的,是真正從普通觀眾中隨即抽選出來的,這樣就給觀眾們提供了一種代入感和參與感。

他們在觀看節目的同時,也會想著自己會不會有機會成為節目的嘉賓之一,這樣一來,大家對節目的關注度就更高了。”

徐林聽出了對方的弦外之音:“所以後期我們一定要把挑選臨時嘉賓的習慣給保留下來是嗎?”

“是的, 徐林總監!”謝明點頭道,“您別嫌我說的直接,很多綜藝火了以後,再想要保持初心就很難了。

娛樂圈就是個大染缸,利益交換也是很平常的事情。我敢和您打賭,只要我們的綜藝保持目前的發展勢頭,未來絕對會有很多人找到您,想要塞人進綜藝劇組的。

到時候,臨時嘉賓就是他們的首選目標!您想,他們完全可以把公司的練習生或是後備演員,當做素人給推上節目,之後再加一個因為參演綜藝節目才被娛樂公司挖掘的勵志人設,瞬間就能吸很多粉...”

“哈哈,謝導,恕我直言,你的擔心有些多餘了。”徐林微笑著打斷了對方,“對於一般的娛樂公司來說,利益交換確實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我們是明達集團!

並且,我們手上還有奈飛華國這樣不依賴國內娛樂圈資源的流媒體在,別人想和我們進行利益互換,也得有能拿出手的東西才行啊!”

謝明眨了眨眼睛,忽然一拍腦門道:“您說的對,是我想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