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入選國家馬術隊的新聞,不出意外地在網上引起了一大輪討論。

不少人看到這條訊息的第一反應,還以為是遲到的愚人節玩笑。

這麼多年以來,大家見過賣掉祖傳城堡的敗家富二代,見過閒著沒事就愛上太空“修仙”的首富,但成為職業遠動員的頂級富豪,著實還是第一次見到。

再加上馬術這項運動在全球範圍內依舊比較小眾, 平時不關注馬術運動和不關注張達的人,還真不知道他曾兩次奪得過全國馬術大賽的冠軍。

對於超出個人認知的事情發出質疑或是冷嘲熱諷,近些年也成為了一種常態。

不過,考慮到張達去年對嚶國的“恐怖”戰績,質疑者們的發言相比平時,還是“溫和”了很多。

“訊息是不是發錯了?”

“肯定是小編搞錯了,我估計張總最多擔任下馬術運動的推廣大使, 結果被小編寫成了入選國家隊。”

“辣雞小編,還是國家馬術隊的官博呢, 為了流量臉都不要了!”

平白無故捱了好多槍的小編,緩緩打出一個問號。

網上這幫人,不敢得罪張總,就盯著他死命輸出,屬實是欺軟怕硬!

於是,他頭一鐵,便重新發了一條微博,附上國家馬術隊官網的連結,並配文道:

“關於上條微博的詳細情況,請自行去官網上查詢。”

新的微博發出後,網上的質疑者們忽然愣住了。

小編這麼剛,明顯是有恃無恐,莫非張總真成為職業遠動員了?

這不科學啊。

與此同時,眾多見有熱度可蹭的自媒體們,也在網上自發地科普起張達四年內兩度奪得全國馬術冠軍的新聞。

這一下,質疑者們完全沉默了。

哪怕不瞭解馬術運動,四年兩冠的含金量,依舊是不言而喻的。

於是, 他們只能一邊沉默著,一邊在心中暗自感嘆:“張總這人,怎麼不按常理出牌呢?”

...

此時,不按常理出牌的張達,正在國家隊裡進行封閉集訓。

伴隨在他身邊的,是名叫“白龍”和“金羈”的兩匹白馬。

這兩匹馬,分別是“玉獅子”和“浮雲”的後代。

“張先生,你這兩匹馬培育得都十分出眾啊!”某天集訓的間隙,已經和張達成為國家隊隊友的花天問道,“我有點好奇,‘金羈’的名字,是出自什麼典故?”

“不要總這麼客氣,大家都是隊友,叫我名字就好。”張達笑道,“‘金羈’的典故,出自曹植《白馬篇》中的‘白馬飾金羈’這句詩。

4年前我第一次奪得全國馬術冠軍後,給跟隨我參賽的兩匹馬各訂製了一尊金制的雕像, 一年後我給‘玉獅子’配種, 生下來的這匹白馬便起了‘金羈’的名字。”

“玉獅子”和“浮雲”跟隨他參加過去年的全國馬術大賽後,便進入了“退休”狀態。

兩年後, 它們的後代將跟隨張達,參加奧運會的比賽。

“原來如此,這名字也算是一種傳承了。”花天點頭道,“我也要努力保持好狀態,到時候好和你一起參加奧運會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