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在現實裡真實發生過的真善美事件,放在影視劇中就不會讓人感覺突兀,或是產生編劇在“強灌雞湯”的厭惡感。

國內,和張立鋒一樣在追劇的奈飛華國使用者,也不在少數。

畢竟會員的錢已經充了,有劇不看,豈不是很浪費?

三部電視劇中成為大多數人首選的,還是那部《夜市》。

在這些人看來,光聽《夜市》這個劇名,就覺得和深夜追劇很搭啊。

不料,看完前兩集後,追劇的人開始後悔了。

倒不是嫌劇難看,而是肚子餓了。

《夜市》這部劇第一集沒有太多亂七八糟的愛恨情仇,簡單交代過男主趙鵬為賺錢幫母親治病,選擇輟學並在他原本讀書的大學外的夜市上擺炸串攤的背景後,便正式開始了夜市的劇情。

劇情裡,趙鵬擺攤後的第一筆生意,是原來的舍友們支援的。

電視劇放到這裡的時候,螢幕上瞬間出現了無數彈幕:

“淚目,看到主角這幾個舍友,我想起大學時幫我在食堂帶飯的舍友了!”

“張三,回來時候幫我帶份炒飯!”

“李四,回來時候幫我帶份炸串”

“源,回來的時候幫我帶包華子!”

“你們別回憶青春了,沒人覺得趙鵬做的炸串看起來很誘人嗎?”

“確實,尤其是雞蛋攤在炸串的麵餅上的時候,感覺好餓啊!”

“夜市小吃yyds!”

“男主這幾個舍友吃的也很香啊,有種在看吃播的感覺!”

“別吹了,我已經泡了一桶老壇酸菜面,還加了兩根雙會火腿腸。”

“好傢伙,元素週期表拉滿了!”

“乾淨又衛生啊,兄弟們!”

第一集末尾,男主上學時便傾心於他的女主來到炸串攤邊時,瞬間又引爆了一波彈幕。

“哇, 這個女演員好漂亮啊!以前好像沒看過她演的劇。”

“看到她,我就想起了我的大學生活,那時候也有一個這麼漂亮的姑娘暗戀哥。”

“哥,醒醒,少吃兩桶老壇酸菜吧。”

“屬實是體內元素紊亂了,都出現記憶偏差了。”

“感覺這部劇不錯啊,劇情很緊湊,細節拍的也很好。”

“兄弟們第二集見!”

...

在《平安歸來》這邊,追劇的人數和實時彈幕數量雖然比不過《夜市》,但成績也相當不錯。

這讓通宵在公司加班,關注著三部劇動向的徐林,也大鬆了一口氣。

只是...

《我與TI有個約定》這邊,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