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對張達的質疑也越來越多。

“臥槽,上次我信了張總,把錢都拿去抄底奈飛了,現在快把老婆本抄沒了。”

“兄弟還不割肉?等著當韭菜?”

“不割了,放著吧,萬一哪天起死回生呢?”

“上面的還叫張總呢?叫小張!”

“我看小張就是飄了,以前運氣好沒虧過錢,還真拿自己當巴菲特了?”

“實在話!什麼大巴菲特,純粹運氣好而已!我上我也行。”

“小張別撐著了,趕緊割肉吧,不丟人。”

“就是,說什麼看好奈飛股票的前景,還在嘴硬?”

也有人嘗試為張達辯護:“落井下石的人怎麼這麼多?張總這些年捐了三尊獸首,做慈善也沒少掏錢,你們酸什麼呢?”

“舔,接著舔!他賺這麼多,會分你一毛錢嗎?”

“就是,再說有錢人做慈善,不久是為了避稅嗎?”

網路往往便是如此,當一個人處於順境時,讚譽之聲總會不絕於耳。

而落入逆境後,無數的奚落與謾罵,也會如影隨形。

更搞笑的是,這些“順風吹,逆風噴”的人,往往還是同一夥人。

5月下旬,奧蒂斯再次聯絡了張達。

“張先生,我想是時候了!”

張達說道:“嗯,我會讓人出售手中的奈飛股票。”

“沒問題,只要股價跌破300美元,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會選擇割肉的。”奧蒂斯笑道,“到時候,就輪到我們登場了!”

...

5月27日,張達和奈飛股價跌破300美元的新聞,同時登上了熱搜。

這一次,大多數人都開始相信,張達這回是真的看走眼了。

“張總其實是想用和半年前一樣的辦法再拉一波奈飛的股價,但是沒能成功。”有人分析道,“唉,可能是以前的投資都太順利了,這回的操作著實有點飄。”

“張總小時候,怕是沒聽過《狼來了》的故事噢。”

一些微博證券大V也跟著湊熱鬧,紛紛發文分析張達本次投資失敗的原因。

總結下來,大夥一致認為:張達這回,著實是太飄了!

不過,大V們還是想方設法地給自己留了餘地:

“希望張總能總結這次失敗的經驗,腳踏實地,繼續成為金融行業的新標杆!”

哈斯廷斯甚至特地給張達打來了電話道歉:“抱歉,張先生,是我害您陷入了輿論的漩渦之中。”

“這不關您的事,哈斯廷斯先生,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選擇。”張達輕描淡寫道,“話說,第二季度的財報,要到哪天才會向我們這些股東們公開?”

哈斯廷斯說道:“7月9日,先生!”

出於法律的規定,他沒法向張達說出心中的疑惑。

哈斯廷斯到現在也沒搞懂,為啥奈飛第二季度的營業額和利潤資料都相當出眾,股價卻會如此地一崩到底呢?

這下想要再讓股價恢復元氣,少說也要花上一兩年的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