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好像弄清楚了。

關陽炎明面上要實授朱雀殿主之位,暗地裡卻吩咐文三賦,殺了秦源。

文三賦怕對付不了秦源,於是又去勾結百里暮雲,設下此局誘秦源前來。

顯然,聖學會內部在如何對待秦源的問題上有分歧,至少陳笙和餘言行是力主保秦源的,否則就不會有餘言行暗遭毒手之事。

但即便如此,聖學會在與隴西合作的問題上,所有人的意見還是比較統一的,那就是與隴西合兵共抗朝廷。

這點,包括餘言行也沒有反對。

原因不光是雙方有著唇亡齒寒的關係。

最大的原因,是現在聖學會內大多數人認為,隴西沒有助妖,反而是用了一種很高明的策略。

首先聖學會相信,妖是朝廷放出來的,與隴西無關。

其次,隴西先殺妖將,讓這群妖總體可控,然後又利用妖來打擊官軍,讓朝廷自食其果,看上去不可謂不高明。

所以,聖學會內部才不再在隴西“助妖”問題上糾結,同意與他們合作。

不出意外的話,下一場戰鬥,將有聖學會的精兵登場,朝廷方面的壓力會非常大,畢竟聖學會的精兵,全部都是入品的,極為強悍。

但秦源還有兩個疑問。

其一,妖將之強大他是親眼目睹過的,它白天沒出現在戰場,是否真的被百里暮雲、魏無名和聖學會聯手所殺,還有很大的問號。

其二,皇帝為什麼要掘聖山?這是不是隴西為了爭取聖學會支援設的局?

當然,關於關陽炎是如何確定自己是朝廷奸細的問題,也是一個問號,但秦源反倒認為那是其次。

反正,願意相信他的人,比如餘言行和陳笙,會繼續選擇相信他,不願意相信他的人,他說什麼都沒用。

說白了,關陽炎手中根本沒有過硬的證據。

秦源從文三賦身上拿到了朱雀殿主的大印和名冊。

然後問餘言行,“此人出賣會中兄弟,又栽贓嫁禍給總舵主,當如何處置?”

餘言行道,“以他的地位,按規矩當帶回總舵處理。不過,就怕他到時候又胡說八道,引會中弟兄互相猜忌。”

餘言行認為總舵主肯定不會下令殺秦源,同時也相信秦源不是朝廷奸細,但是這些日子聖學會經歷了太多內訌,大長老被殺,三長老出走,很多昔日手足或被軟禁,或被牽連而死......

他不想再看到發生這種事了。

秦源聽出了他的言外之意,於是輕輕地捏住了文三賦的脖子。

文三賦臉色慘白,他知道自己大限已至了。

忽然大吼道,“姓秦的,總舵主總有一日會為我報仇的!我死後,總舵主會做皇帝,我會進太廟,而你會永遠跪在我的墓前!哈哈哈,後人會唾棄你萬世!”

秦源無語地搖搖頭,隨即手上一用力,便扭斷了他的脖子。

又淡淡道,“總舵主要當皇帝麼?野心不小。”

餘言行道,“總舵主從未說過,是文三賦痴心妄想罷了。”

秦源心想,要不是關陽炎給文三賦畫過這個大餅,文三賦又怎麼會說這些?

關陽炎到底有什麼底牌,敢說這種話?

要知道自己也不過是想睡皇帝的妃子罷了,都不敢做皇帝夢。

當然,也沒那個興趣。

當一個自由自在、驕奢淫逸的富家翁不好麼,天天困在皇宮裡,能有什麼意思?

皇帝的快樂,完全體會不到啊!

“世道亂了,誰都想跳出來當大神。”秦源心中暗歎。

不過這些都不是眼下該考慮的,眼下最大的問題,是聖學會幫了隴西之後,事情會往更不可控的方向去。

因為不管聖山是不是皇帝派人掘的,隴西肯定在勾結妖族,這點已經無需論證。

另外,細細思量之後,秦源認為妖將大機率沒死!

這很可能只是百里暮雲、魏無名和妖將演的一齣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