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笙的表情與施英之幾乎同款,也是瞪大著雙眼,像雕像一樣看著秦源。

他一生縱橫江湖,見過奇人異事無數,甚至他自己,也常有震驚四座之曲,這才憑一己之力讓音家躋身於“顯學”之列。

可謂見慣了大場面。

但是眼前的這一幕,仍讓他心底大呼不可思議。

普通密探,對於周遭環境,即便刻意觀察,頂多也只能記住有多少可疑人物、大致特徵。

至於按性別分、按年紀分、按口音分,能做到的已是十不存一。

而他,竟然還能做到把每個人的修為都查出並且記住,這是何等敏銳的觀察力和記憶力?

陳笙自問,即便是他自己,也不可能做到這點。。

原因很簡單,旁人的修為不是一眼就能看出的,首先必須稍稍接近、距離不可太遠,其次必須感其周身散發的正氣濃度,最後還得觀察其呼吸狀態,才能綜合判定。

問題是,行人是不會排著隊等你一個個觀察的,幾波人一起來,你觀察了一個肯定會漏掉一個,如何做到所有人都檢查?

好,就算這是他天賦異稟,先且不論。

最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他此行並沒有在執行任務,只是正常行走於街上啊!

常人誰會沒事就觀察得如此仔細?

難不成平常生活中,他便是如此?

若是這般,那他就是天生幹情報的料!

唯一的缺點是,他日常一貫如此的話,必然極其費神,長此以往太耗腎水,於修行不利,有空需提醒他適度而為......

而此時,一直都喜怒不形於色的關陽炎,也露出了難以掩飾的驚訝。

一個十六歲的少年郎,竟能做到這般程度?

而驚訝的同時,又泛起一絲欣喜,和一絲堅定!

執掌聖學會三年有餘,對於會中各派系他早已瞭如指掌, 先前又豈能看不出, 那是大長老欲獨攬朱雀殿的故意刁難之舉?

只是坐在他這個位子, 依今時今日之狀,他絕不會輕易表露自己的態度。

但秦源,給了他一個驚喜。

給了他, 可以順坡而下的理由。

這少年,看上去可越發有趣了!

但是, 他仍未開口, 只是淡淡地瞥了二長老一眼。

陳笙心領神會, 輕撫下須舒暢地一笑,然後看向施英之, 說道,“大長老,看樣子這位秦左使, 確有一身常人無法企及的本事, 難怪可以屢立奇功呢!你, 要不要核實下, 他說的對錯與否?”

陳笙當然相信,秦源不會在這種場合胡說八道。

秦源聞言, 也微微一笑,衝施英之作揖道,“還請大長老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