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巨陽門亥時輪班的侍衛倒向了譽王,那麼他的人在亥時就進不了後宮,或者即便能進也會被洩露。

這種小環節一個或許還不致命,但是多了必然致命。

所以他必須反擊。

但是一旦反擊,就必然暴露他在宮中的棋子。

首先,他的產業比較雜,大多是食鋪、雜貨、書局之類的,要想將前來搞事的譽王人馬捉住,必然要派大批高手,這樣等於明著告訴譽王自己的實力了。

如果不看護,而是實施同等的報復呢?

毫無疑問,譽王就等著他報復呢。

眼下譽王手中僅有十一座食樓、三個大賭坊和七座酒樓,產業很集中,所以很容易看護每個產業,可能埋伏了高手,就等他的人自投羅網。

所以如果要去騷擾,他這頭不派大宗師,很難保證回不回得來。

可大宗師就那麼幾個,用一次就暴露一個,甚至如果運氣不好,對方埋伏了更強的人手,直接隕落了也不定。

不用懷疑譽王的手段,也不用懷疑劍廟允不允許這種事發生這種爭鬥是皇室權力交替的慣例,迄今為止三次皇位更迭,每一次都有大批大宗師陪葬,而劍廟從來不管。

高祖雲:國之重器,為能者得之。子孫中有能者,便由子孫為帝。子孫中無能者,便由外人為帝。王侯將相,無有種!

劍廟秉持的,便是這種原則,不到關鍵時刻,他們絕不會出場。

所以,慶王現在的處境非常尷尬,一方面大事在即,他必須穩定人心,另一方面也因為那件大事,他不能暴露潛藏在宮裡的實力,所謂進亦憂退亦憂。

不過,秦源的法,又讓他眼前一亮。

如果清風樓能異軍突起,穩穩壓過譽王手下的所有食樓,他還能容忍麼?

如果他忍,那自己再破了規矩,把五六家食鋪全部都改成食樓,全面碾壓他的食樓,讓宮裡所有人都看到,譽王最核心的產業正在被自己打壓。

如此挑釁,如果他還繼續忍,那麼明他只是外強中乾,只會用一些下三濫的手段,那就人心必失。

如果他不能忍,前來報復,那麼區區幾個食樓,自己還是有足夠實力,在不暴露暗子的情況下,與他打一場的。

打到劍廟忍不住下場調停,這僵局自然也破了。

想到這裡,慶王就喜不自勝。

秦兄啊秦兄,本王想什麼你來什麼……莫不真是上天派來助本王的?

“秦兄,此想法甚好,你儘可實施。我覺得,慶王知道了應該也會很高興的。”

“呵呵,自然。我也想報答他的知遇之恩呢。”

雙方很快大成了共識,那麼此事就勢在必行了。

秦源知道,這麼幹一定會惹來譽王的報復。

但更重要的是,直接幫慶王做事,才能讓慶王完全信任,並且接納自己。

冢中枯骨的仇視重要,還是準太子身上押寶重要?

不言而喻。

……

慶王與秦源喝到深夜,然後再一次與他通榻而眠。

慶王睡了蛇妖一次,但是睡了秦源兩次。

秦源也不知道為什麼,皇子都這麼喜歡跟自己睡。

大抵,是這個世界,有高祖與開國丞相同榻而睡、手足情深的佳話吧。

那開國丞相叫蘇見深,據也是身懷異術的強人,被高祖稱為“無雙國士”。

秦源覺得,再睡下去,慶王和景王即便不拿自己當什麼“無雙國士”,也會拿自己當重要謀士。

但,他明明只是個“驕奢淫逸”的太監。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