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府二爺與太/安郡主大婚,這可是青寧城近日來難得的大事、喜事。百姓們幾乎傾城而出,上上下下一片歡騰。

太/安郡主果然豪富,嫁妝從清風別院出發,特意按照當地風俗繞了大半個青寧誇耀一番方才抬去靖王府。竟然頭抬嫁妝已到,最後幾抬嫁妝卻尚於別院未發。

又有那新奇未見的寶物,抑或是太后賜下的御品。真真讓青寧百姓大開眼界,引得看熱鬧的人群不斷髮出陣陣讚歎之聲。

只是這人群之中隱著一個操京城官話的年輕商客,卻並不十分去看那嫁妝,反而只靜靜地望著花轎出神。

那行於花轎一側的新郎,一身大紅喜服,騎著高頭大馬,滿面春風,時不時看向花轎,眼中溫柔盡顯,喜悅滿溢,掩也掩不住。

迎親的隊伍緩緩從眼前行過,她的花轎終是漸行漸遠……

“大人。”身後的小廝輕聲喚道,年輕商客似被剎時驚醒。“臨行前永平郡主特意吩咐過小的,車馬勞頓,您的箭傷剛好,萬要注意休息才是。咱們是不是先找個客棧住下?”

聽得此話,他半晌無言,望著花轎終是遠去,方才緩緩點了點頭,轉身帶著小廝擠出了人群。可到底還是沒有忍住,又回望了一眼緩緩前行的迎親隊伍……

……

灼華寅時三刻便被三姑叫起來梳妝,迷迷糊糊間只覺得自己似個提線木偶,任人擺佈。

作為新嫁娘,她今日萬般俗事皆不必操心。禮儀規制上自有京中跟來的禮部儀仗負責。蕭典雖然逃了,可儀仗人馬尚在,其中有個小有官階的司務頗能一用,雖年齡不大卻十分伶俐,倒也能獨擋一面。

嫁妝之前秦昊宇已經全部送還回清風別院,三姑幾日來又整理添置了一番。秦昊軒更是將自己這些年的積蓄以及靖王妃留給他的產業一併送到灼華手中。

至於撒谷揚豆的全福夫人,秦昊軒一早便請了青寧知府呂大人的夫人來擔此任。這呂夫人原出身於金陵的名門世家,身份上倒也是極相配的。

幾日前又有京中的慶王府、齊家、包括宮中的齊貴妃紛紛送來了添妝之禮。秦琴還格外備了份體己一同帶來。灼華知道自己射傷了齊少楓之事她未必不怨,可是雖生了嫌隙不如從前,但到底還是一起長大的姐妹,這情份並不是說斷就斷的。

青寧城中的貴女如馮洛珊、肖若鴦等人或受父母叮囑礙於人情世故,或是別有心思刻意攀結,卻也皆來湊趣添妝。頭一日裡,清風別院竟也是賓客如雲,七七八八收了不少禮物。

……

灼華此時一連打了幾個哈欠,看得眾人皆忍俊不禁。三姑親手給灼華上了妝,射月等人服侍著她穿上了大紅的嫁衣。

看著面前已然做新嫁娘打扮的灼華,三姑不禁眼睛驀然一熱,笑容中便多了幾分淚意,心中默唸道,“公主,您的在天之靈可看到了,咱們的郡主,要出嫁了!”

敏毓不由的也有幾分觸景生情,上前扶住三姑,二人相視一笑,眼中卻隱著水光,心下皆感懷萬分。

羽寒一夜未眠,親自守在門外。他的郡主,今日便要出嫁了……他忍不住摸了摸那枚一直藏於胸口的碧玉簪子,這本是要送予郡主的及笄賀禮,可自己那時終究缺了一絲勇氣。而如今,卻是再也沒了機會……

……

灼華大妝已畢,唯未塗口脂,坐在床上還有些犯迷糊,任由三姑小口小口地喂她吃人參八珍糕。

“郡主,黃大人那邊來信了!”眾人正圍著灼華,不想扶風此時忽然急匆匆走了進來。灼華猛然睜開眼睛,精光一閃,看向扶風。

三姑皺了皺眉,只覺得大喜之日,談論這些甚煞風景,可又知灼華的脾氣,只能不贊成地看向她。果然,便見灼華衝她討好一笑,隨後轉頭示意扶風將黃逸的飛鴿傳書拿來。三姑只得無奈地搖頭一笑,又見已收拾得差不多了,於是揮手讓射月等人暫且退下。

“你們可知戎狄那邊發生了何等大事?”灼華忽然睏意全無,神色鄭重地看向三姑、敏毓。

“可是黃大人的計策成了?戎狄那邊亂了起來?”敏毓滿懷期待地看向灼華。

三姑卻因見灼華此刻面色凝重,不禁心下一沉:“戎狄二皇子陰險狡詐,黃大人那兒可是……”

“三姑安心,師父無虞。”灼華安撫道,“只是咱們原本不過打算先讓戎狄亂上一亂,卻不成想竟都小看了那蕭復拓!師父傳來訊息,幾日前蕭復拓於戎狄王庭發動宮變,生擒老王蕭璟,並囚於後宮迫其禪位。對外的訊息卻是大皇子蕭復開謀反,事敗叛逃,老王被氣得吐血臥床,因怕戎狄無主而亂,故親自下詔禪位於次子。”

“那蕭復開現下如何?”三姑急切地問道。

灼華伸手握住三姑的手柔聲安慰道:“三姑不必憂慮心,師父雖在戎狄,又有意去幫襯著大皇子,可做事卻是十分謹慎隱密,對外不過是個鹽商的身份,一時間倒不會有什麼危險。

“況且如今還能飛鴿傳書,可見他那兒並不要緊。蕭復開據傳是謀反不成事敗而逃,既能‘逃’出生天,這其中說不得便有師父的手筆。故而戎狄將來局勢如何變化還真是不好說。蕭復拓此時春風得意坐上王位,卻並不代表他便是徹底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