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重生再造(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天浩禍從天降成了廢人。太/安郡主卻又突然被太后指婚給了進京賀親的靖王嫡次子秦昊軒。
一石激起千層浪,京中上下一片譁然,街頭巷尾莫不議論紛紛。
這也難怪,太/安郡主身上確是繫了太多是非。又是傳言先帝賜婚,原為鳳身。又傳王家有意聘娶,實為欲蓋彌彰。更有人言其與靖王世子春獵相交,兩情相悅。
哪知傳來傳去,最後竟花落別家。
且都說那秦昊軒行為粗鄙,樣貌猙獰,實在不是良配。再看看京中一些宗室對此事三緘其口的態度,百姓們不禁也都揣測紛紛。
一時間,當朝太后苛待鎮國公主遺孤,強搶後位的議論,幾乎傳遍大街小巷,成了百姓心中心照不宣的秘密。
再有,太/安郡主不久前剛給京中百姓施布裁了春衫,口碑甚佳。鎮國公主與凌大將軍又地位超然。故而,此事一出,百姓們莫不憤憤不平。
再說那靖王嫡次子秦昊軒,陡然被賜了個絕色美人兒為妻,許是樂懵了,這兩日滿京城亂竄,幾乎將大半個京城的商鋪搬空,全都買來以充給太/安郡主下聘之禮。不過兩日,京中商戶差不多都見過了這位秦二公子。
於是,又有人傳言,說那秦二公子為人爽快,舉止雖不似他哥哥那般溫文爾雅,但也別有一番灑脫不羈的氣度。
也有那膽小的,看了秦昊軒臉上的傷疤,登時被嚇得不輕。便又傳出這秦二公子容貌駭人,比夜叉不遑多讓。林林總總,不勝列舉。
不過任外面如何哄亂哄,昊軒只充耳不聞,一心置辦聘嫁之事,一應採買,卜問吉凶,皆親力親為。納釆、問名、納吉等更是火速走了一遍。
這一連串的動作甚是急切,引得京中眾人不禁暗中調笑議論,說這秦二公子大概是陡得佳人,生怕佳人跑了。
秦昊軒也不管這些閒話,自己又跑去城郊,親自蹲守一天一夜,獵得兩隻春歸的活雁回來,著人精心養著。
不過於賜婚懿旨下的第三天頭上,秦昊軒便帶著手下西北人馬全員出動,抬著從大半個京城商鋪裡置辦來的頂尖兒聘禮和兩隻活雁,浩浩蕩蕩地出城去棲霞山納徵下聘。
這一行引得全城的大姑娘小媳婦都出來看熱鬧。只見那端坐於高頭大馬之上的秦二公子,身姿挺拔,英姿勃發。右邊側臉竟是劍眉星目,高鼻紅唇,俊美致極。引得不少小娘子立時羞紅了臉。
可誰知一轉臉,忽地露出左臉那猙獰的刀疤,皮肉外翻,觸目驚心。不由得又引得眾人一陣唏噓驚呼。剛剛還春心蕩漾的小娘子們瞬時捂了眼睛驚嚇萬分。
……
一連幾日,秦昊軒下聘之事,陣仗鬧得甚大。
可作為兄長的靖王世子秦昊宇卻一直託病避在家中,便是有人上門探望也一律不見。對外只說染了風寒,需要靜養。
胞弟走六禮下定,他這個做兄長卻恰好病倒了。落在有心人眼裡就不免多想。有那等喜歡才子佳人戲碼的,更藉此編出無數痴男怨女的風韻故事,引得一眾不明真相的百婚紛紛扼腕嘆息。
王太后對這些自是稱心如意。只是不想小皇帝那兒又出了狀況,似一夜之間長大成人,變得頗為強勢,隱隱透著幾分上位者的氣勢。這卻又讓王太后頗為煩惱。
說來也怪。為人父母總是樂見後浪高過前浪,雛鳳清於老鳳音才是。可這王太后卻偏偏像是見不得自己兒子越來越有建樹擔當似的,兒子離那人皇君主的模樣越近,她愈加煩惱躁鬱。
“怪嗎?這不奇怪。”.九九^九xs(.
齊少楓立在自己小書房的案前練字,腦海中迴盪著祖父剛剛的冷笑譏諷。
“是人便皆有私心貪慾。有的貪錢財金銀身外之物。有的貪男女私情紅粉枯骨。有的卻貪的是大權在握一世榮耀。
“當今太后正是一個極喜權力的女人。她當然不願意皇上羽翼豐滿早日親政。她的志向大概是一輩子把持朝堂睥睨天下才是。
“就如舊時秦昭襄王的宣太后,漢朝的呂后。當今太后,大概是想做那第二個宣太后,第二個呂后。”
想到這兒,齊少楓忍不住諷刺一笑。太后賜婚太/安郡主之事似乎刺激了當今天子,皇帝一夜之間長大不少。
太/安郡主的婚事是一個契機,是扭轉如今朝局的一個機會。
可是……為什麼偏偏是要以她的婚事為契機呢?而她又偏偏要嫁於一個容貌盡毀的粗鄙之人……
齊少楓的心似乎亂了,那筆下的字也浮躁起來。他索性將筆一扔,仰面坐於一旁的太師椅上,望著房梁努力平復心境。
生於齊家,既自小受了齊家錦衣玉食的供養,便要以身報家族之恩。他們這些子孫終究是做不得自身的主,無論是仕途還是婚姻。
他已與永平郡主定了婚事。那一抹紅霞劍影終只能留在他一輩子的夢中罷了。
唉,世人皆苦,少有稱心如意。何止是他,便是妹妹少棠莫不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