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術的考試沒有什麼波折,不管是步射還是馬射龍風雲的發揮都非常穩定。

終於來到最後的策論環節,龍風雲不知道考官會問些什麼問題。

主考官劉淵叫到龍風雲一臉嚴肅地問道:“你覺得做為軍人最重要的是什麼?”

“服從命令。”龍風雲想了想答道。

劉淵滿意地點了點頭。

劉淵聽過很多種回答,什麼奇葩的回答都有,來考試的好多都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莽漢,有文化的沒有幾個,聽過最多的回答是能打,讓劉淵很是頭疼。

對於龍風雲來說這種問題未免太簡單了,來自現代社會的人都會知道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肯定是服從命令,當沒當過兵的人都知道。

劉淵也是從基層升上來的,對於過去帶兵的經歷最讓他頭疼的就是士兵太過散漫,有的甚至連命令都弄不清楚,剛招募的新兵隊伍亂哄哄的。新兵的素質更是參差不齊。

自從趙匡胤奪取天下之後,對於兵權一防再防,採取重文輕武的國策。宋朝軍隊戰鬥力孱弱的,跟招募方法也有很大的關係。

一種是招募災民擴充軍陣。宋朝為補充與遼國、金國、西夏等戰爭損失之兵源,會在災荒之年招募無家可歸的流民入伍,一來可以補充兵源,二來可以將一些農民起義扼殺在搖籃裡,使流民不會為害一方

一種是強硬手段招募。致使士兵多有怨言,所以戰時逃兵四起。

一種是罪犯刺配轉為充軍,說白了就是罪犯的回收再利用,往往都是充當炮灰的角色。

再有一種就是對盜賊進行詔安。就像水滸傳中一樣,把一些有能力者招入軍中。

最後一種就是招募無業遊民從軍。但是大多數都是遊手好閒之輩,雖被強行招募軍中,卻也變相帶壞了軍中士卒。

這些諸多因素導致了宋軍戰力低下,像龍風雲參加這種武舉選拔出的軍士三四年才有一次,而最後留下參軍的也不超過30人,對於宋朝軍隊急需高素質軍事人才的填補只是杯水車薪。難怪劉淵見到好一點的苗子就興奮起來,做為將領誰不想自己的軍隊手下多幾個精兵強將?

劉淵很快提出了第二個問題:“倘若兩軍交戰,我軍呈現敗勢,或者敵眾我寡,如何扭轉戰局?”

龍風雲想了想答道:“回大人,我覺得有兩點,一是應該提升我方士氣,如果士氣低下,我方將士很難執行好戰術,我方必敗。二是揚長避短,找到對方的弱點,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掌握敵方的情報,利用天時地利運用合理的戰術取得戰果,從而進一步提升士氣,一舉扭轉戰局。”

“那你可否詳細的講一講如果是你領兵如何提升士氣,扭轉戰局?”劉淵捋了捋鬍鬚繼續問道。

“如果敵方將領武藝一般可以選擇鬥將的方式提升士氣,如果敵方將領的武藝高超,也可以在陣法等戰術上找其弱點,加以剋制。我認為任何的敵人包括武器、陣法都不是無敵的,都會有其弱點和剋制之法,只要找到弱點加以剋制必能提升士氣扭轉戰局。”

聽完龍風雲的一番言論,劉淵眼中精光一閃,點頭說道:“好,你的回答我非常滿意。你先下去休息吧。”

“呼,終於完事了嗎?”龍風雲頓時鬆了一口氣。

“龍公子,怎麼樣?”羅嵐急切的問道。

“還好,他說很滿意。”

“真的嗎?那太好了,這次的考試你可定能透過了。”

“但願吧。”

龍風雲也不知道結果會怎麼樣,自己是盡力了,但願能透過這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