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沒有了軍隊的力量,百姓們還服不服皇室們的管制,龍風雲就不想管了,反正就是一點,別這這裡鬧事,只要不觸犯自己的權威,他們誰想當內部的老大,誰能當這個內部的老大,龍風雲不想多管。

吐蕃這邊就告一段落,不過龍風雲為了避免今後出現兵變也是想到了一個對策,就是觀察一段時間,確定了誰最後能夠領導這一國的吐蕃人他完全可以爭取過來,做為自己的心腹,替他管理吐蕃,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給他一些軍事權利。

因為龍風雲有識人技能,可以檢視對方的忠誠度,即便最後沒有合適的人選龍風雲也可以扶持一個,問題不大。

吐蕃人畢竟不少,光解散的軍隊就是十多萬,所以有兵變造反的可能,雖然短期內應該不會,但是時間長了就不好說了。

想要杜絕吐蕃人的兵變,用吐蕃人管理吐蕃人無疑是最好的辦法。

因為眼下雖然強行讓吐蕃人臣服於自己,但是想要從心底裡對龍風雲的炎龍軍臣服將是一件艱難而長期的事情,所以龍風雲想出這樣一個辦法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讓所有的吐蕃人忠誠於一人,然後這一人又對龍風雲忠誠,這事不就解決了嗎?

至於用什麼辦法能夠讓對方對自己忠誠,龍風雲有的是辦法,無非就是四個字,恩威並施。

具體的操作,還要等吐蕃國內的內部統治者穩固了其統治再研究不遲。

到那個時候龍風雲只需要搞定那一個人或者勢力就夠了,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

於是龍風雲留下了一部分軍隊在吐蕃國內,暫時只要盯緊一點,他並不需要太過擔心,這裡距離十一州都很近,諒他們也沒有膽子搞出什麼么蛾子。

這些計劃和部署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龍風雲又抽調了一部分人馬繼續他的征程。

龍風雲將第二個目標定在了西夏和回鶻,從距離上看,和遼國差不多,不過龍風雲還是按照順序打算先去搞定這兩個國,省的還得往回折返。

就在龍風雲率軍踏上征程數日之後,意外地接見了兩位來使,正是西夏和回鶻派來的使者,來意很簡單,他們投降了!

得知了吐蕃方面的訊息,西夏和回鶻再也沒有了幻想,單論實力他們任何一國的實力還趕不上吐蕃,但是以炎龍軍的戰鬥力,即便是兩國聯手也是白搭,結果無非是徒增傷亡罷了,他們已經傷不起了,反正結局已成定局還不如主動投降,這樣還能多保留一些國人的血脈免得白白送死。

這幾番與炎龍軍交手,兩國的人口集聚減少,本就弱小的國家已經元氣大傷,所以眼下主動投降才是上策,沒有必要做無謂的抵抗。

龍風雲也沒想到事情會這麼順利,雖然也幻想過,不過事情真的變成了這樣又讓龍風雲感覺有些夢幻,未免也太順利了一點。

既然兩國主動投降,倒是省了不少事,不過去還是要去的,畢竟還有一些後事需要處理,尤其是兩國的軍隊需要解散,炎龍軍的軍隊必須要駐紮到兩國。

兩國之事處理完,龍風雲的軍隊也有些捉襟見肘,等處理完遼國,必須要進行新一輪的徵兵了。

“不,得儘快運作此事!”

龍風雲提起筆,在前去遼國之前的這天夜裡就開始籌劃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