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青面獸楊志(第1/2頁)
章節報錯
遼國軍隊撤回大遼的訊息一時間震驚了各個勢力。
雙方大戰當中的經過也漸漸被世人所知。
整個大宋都陷入了驚歎之中,炎龍軍有多少兵力各方勢力都心中有數,而且此戰炎龍軍僅動用了不到一半的兵力,不足兩萬人馬就滅掉了遼國八九萬的兵力,將其打回了遼國,這的訊息簡直就是爆炸性的新聞。
宋徽宗得知心中五味雜陳,自己空有幾十萬的兵力都守不住北方的疆土,卻讓龍風雲的炎龍軍給拿下了,這心裡的滋味甭提多酸澀了。
一種悔恨的情緒在心中不停的蔓延。
都怪自己當初不信任龍風雲,聽信了高俅童貫之輩的讒言,若不是如此,龍風雲怎會反叛,要是有龍風雲在他現在如何會落到如此的田地?
說不定這些對大宋江山虎視眈眈的異族早就被滅了,祖上大一統的願望說不定真的能夠實現。
但是世上沒有後悔藥,宋徽宗根本不敢奢望龍風雲能把這些從自己手中的國土還回來,只要龍風雲不像遼國和金國那樣想著咬他一口,他就謝天謝地了。
況且宋徽宗本就是心無大志之人,能夠固守一隅繼續當他的皇帝也就知足了,哪裡還敢有其他的奢望?
宋徽宗除了無奈也有一絲慶幸,如今遼人被打跑了,也算是省心了,至少少了一個侵犯他的敵人不是?眼下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可以放在金國這邊。
正當宋徽宗準備把精力放到抵抗金國的時候,不少大臣開始擔心起炎龍軍來,生怕對大宋也起了歹心。
宋徽宗聽完眾臣的建議也開始擔心起來,於是經過商議決定和龍風雲談一談,儘量搞好和炎龍軍的關係。
有人提議給龍風雲些好處,把姿態放低一點。
不過這個提議有人同意也有人反對,高俅自然反對,但是一心想要穩坐皇位的宋徽宗這次並沒有聽取高俅的意見,反而在早朝之上瞪了高俅一眼,心說當初就是你壞的事。
高俅見宋徽宗臉色不善這才閉嘴,不敢再說什麼。
最終宋徽宗派出使者前去成都府,不但淨挑好聽的說,還花錢拉攏龍風雲,表示要和炎龍軍結為同盟,建立友好邦交。
宋徽宗出手自然不會小氣,向龍風雲進貢了大量的真金白銀和一些珍貴物資。
龍風雲見狀表示滿意,口頭表示不會無故侵犯他大宋的領土。
龍風雲也覺得宋徽宗此為明智之舉,誰敢招惹他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契丹人自然不必說,這一戰是真的將他們打怕了,完全龜縮在自己的地盤,一步也不敢踏出國土,真的成了乖孩子。
西邊的吐蕃和大理等國得知此訊息更是不敢有任何動作,不敢越雷池一步。
心態不同的如今只有金國,金太祖從只有數千人的小部落發展至今卻是是很有實力和野心,如今勢頭正盛,在大宋撈到了如此多的好處自然不會無故罷手。
至於炎龍軍和遼國的交戰他們沒有受到一絲影響,在他們女真人的眼裡無非就是狗咬狗的一齣戲罷了,反正不管誰勝誰敗最終都是他們的目標,他們的野心是要把這些地盤統統拿到手中,不管是誰都是他們的敵人,之前和遼國結盟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
遼國一直都是他們的老對手,如今被龍風雲的炎龍軍打傷了元氣,他們反倒樂見其成,因為遼國和金國最近,是最直接的潛在敵人,所以現在金國已經在商議要不要趁遼國元氣大傷先解決掉遼國。
不過意見不太統一,有的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而有的認為若是先滅掉了遼國便會和炎龍軍接壤,到時候會同時面對大宋和炎龍軍兩個敵人對金國不利,先留著遼國還能牽制龍風雲的炎龍軍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