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喜歡討論龍風雲的事有兩個原因,一是覺得龍風雲反叛之事非常離奇,為什麼在自己前途大好事業的上升期突然反叛;二是大宋皇帝為何會選擇將龍風雲的炎龍軍合法化來支援邊防,這種事在大宋的歷史上可是從未出現過,因為這次並不是以往的詔安。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些事也不知道從哪裡傳出來的。不過百姓們對這兩個疑問的原因猜測不一,說啥的都有,五花八門的,不過還是有一部分人猜到了事情的原因。

宋徽宗收到了羅剛傳回來的訊息,同樣也看到了龍風雲給他的提議。

宋徽宗是喜憂參半,不過還是喜勝過憂的,畢竟這場勝利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西夏這邊算是暫時無憂了,抽調回來的西軍也暫時抵禦住了遼國的南侵,譚稹所獻的計策算是基本成功了,扭轉了大宋岌岌可危的局面。

憂的是龍風雲的炎龍軍實在是太強了,已經強過了自己手中最強的西軍,不得不讓宋徽宗有些頭疼。

他現在是越來越看不透龍風雲了,說他無吞併大宋之心他卻跟自己要地盤,但是從他索要的地盤上來看卻都不是什麼好地方,全都是些經濟落後常有異族滋擾的邊疆地帶,而且以他的實力,就算強搶一些地盤他宋徽宗如今也根本無力抵抗,但是龍風雲卻沒有這麼做,而是跟自己做起了買賣,宋徽宗現在是想破了腦袋也想不明白龍風雲的心裡到底是打著什麼算盤。

宋徽宗在早朝之上跟大臣們商討起龍風雲給自己的提議,眾大臣們自然也想不明白龍風雲到底想要幹嘛,不過從整體的利益上來講,這個買賣大宋方面絕對不吃虧。

單從表面上來說,西夏的面積要比龍風雲索要的那些邊陲小城大了數倍,雖然西夏國並不富裕但是也有一些大宋沒有的資源,尤其是那一部分天然的草場資源可以培育出品質優良的馬匹,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用整個西夏國來換這些邊陲小城絕對是大賺。

再從深遠一點的層面看,大宋和西夏交戰多年,兩國一直都處於摩擦狀態,不僅消耗了大量的財力物力和兵力,而且大宋的西軍一直被牽制在西部邊疆不敢動,如果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掉西夏,對於大宋來說絕對可以說是萬事利好之事,對大宋的發展壯大有著長遠的意義。

還有一點,就是龍風雲一旦這麼做就相當於替大宋主動承擔起了守護國門的重任,大宋不用再擔心西邊的吐蕃和大理等外族,只要防著龍風雲的炎龍軍就好了,只要龍風雲不來鬧事,整個西邊就太平了。

所以眾臣們商量來商量去,對於龍風雲的提議眾人根本沒有理由拒絕,怎麼琢磨都是利大於弊的事。

“好,既然眾愛卿都覺得此事利大於弊,那朕就答應他的提議!”

宋徽宗的內心也是傾向於眾人的意見,所以立刻拍板同意。

數日後。

龍風雲接到了宋徽宗的手書,開始翻看。

“哥,宋徽宗怎麼說?”

“自然是答應了,有這麼好的事他為何要拒絕呢?”

龍風雲微微一笑,他早就猜到宋徽宗一定會答應自己的提議,這麼大的好事他要是不同意那就是傻子。

龍風雲早就做好了準備,既然宋徽宗點頭同意,於是立刻動身向西夏境內進發。

西夏經過這一敗,引起了高層的注意,損失了近兩萬人馬可謂損失不小,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龍風雲竟然主動出擊,越過邊境來打自己。

西平府。

“將軍,不好了,有一大隊宋軍人馬正向我們這邊趕來!”

“什麼?有多少人馬?”

“大約有一萬兵力!”

“哦?以為勝了一場就無敵了嗎?簡直是找死!”

說話的將軍名為李雲勝,聽聞有宋軍越境前來攻打有些詫異,只能認為大宋是因為剛剛打了一場勝仗頭腦發熱。

西夏雖然不算強大,但是多年來與宋軍交戰勝多敗少,所以對宋軍也沒有任何畏懼,於是李雲勝立刻下令,出兵迎敵。

西平府地處邊境,所以兵力還不少,足有一萬之眾,李雲勝這些年可沒少跟大宋軍隊打交道,所以一萬對一萬他根本不慫,準備教訓一下這支不知天高地厚的宋軍部隊。

兩軍很快便碰到了一起,從兵力上來說雙方几乎相差無幾。

龍風雲經過上次的戰役雖然略有傷亡不過仍有九千多兵力,炎龍軍的特點就是戰鬥時間短,戰損極低,上次陣亡不過百餘人,傷兵大多也都是輕傷,經過治療都已經基本痊癒了,所以兵力仍然維持在近萬。

西夏境內和大宋中原及南方地區有很大的不同,早春的氣候仍然寒冷乾燥,而且風沙很大。

乾冷的風夾雜著黃沙吹打在將士們的身上發出“沙沙”的輕響,吹在臉上感到陣陣刺痛。

李雲勝一眼望去,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對面的軍陣之中居然有三千餘鐵騎,遠遠超過了他的鷂子軍數量,他手中也只有一千鷂子軍。

而且細看對方的裝備也十分精良,似乎比以往的宋軍裝備更好,單從步軍的軍服上就能看出端倪,以往的宋軍步兵都是粗布軍服,而眼前的這些宋軍步兵都是身著輕甲,重要的部位都有一層鎧甲防護,可謂是裝備精良。

“他孃的這是哪支部隊?”

“回將軍,據說這支部隊叫炎龍軍。”

原來這李雲勝也是剛剛調過來的,西平府以前的指揮官正是前些天楊志斬殺的那位,所以李雲勝並不瞭解龍風雲的炎龍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