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西夏人大多不懂漢語,還需要時間來教化一番,至於今後如何利用,龍風雲現在還沒有想好。

不過龍風雲很快發現這些人中還真有不少漢人,就像羅剛所說的,是之前被西夏的擒生軍抓過去的。

這些漢人身體素質都不錯,都是後來編入這支西夏軍用來充當炮灰的,之前都在瓜州和沙州待過至少兩年以上。

不過但看模樣還真看不出來是漢人,服飾和髮型都跟西夏人沒有兩樣。

這個發現讓龍風雲又些驚喜,既然這些人本身就是漢人,那就省心多了,漢人的語言和習俗他們都懂,就省得龍風雲去教他們了,而且可以讓他們去教其餘的那些西夏降兵,省得自己費心了。

再有一點也是幫他們脫離了苦海,這些被捉去的人沒有一個願意留在西夏當炮灰,只是為了活命迫不得已而已。

龍風雲用天眼技能探查了這些降兵,歸降的這些漢人的忠誠度普遍都比較高,基本都在80以上,只有那些純粹的西夏降兵忠誠度在50以上80以下,說明他們都是為了活命才選擇歸順,但是還沒有真心的融入到炎龍軍這個集體裡面。

不過龍風雲選擇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在炎龍軍裡面待上一段時間,看看忠誠度能不能達到80以上,如果不能達到80他也只能讓他們像奴隸一樣去做苦力了,機會給了他們就看他們自己的選擇了。

這一仗的收穫可是不小,尤其是得到了近一千匹的戰馬讓龍風雲著實興奮了好半天。

龍風雲早就囑咐過炎龍軍的將士,只殺敵,不傷馬,所以西夏的戰馬死傷的很少,這一千匹戰馬也只死傷了幾十匹而已,有九百多匹都成了無主的戰馬。

這樣一來,這兩次戰鬥一共俘獲一千六百餘匹戰馬,加上炎龍軍損失的戰馬,龍風雲如今手裡有近四千六百餘匹戰馬,也就意味著龍風雲將會有四千六百餘重甲騎兵,這股力量可是相當的恐怖,如今不管攻打哪個西夏部落都將會是碾壓的局勢。

培養騎兵不難,只要有戰馬一切都好說,只要稍加訓練就可以形成戰鬥力,只要步兵掌握基本的騎術就完全可以勝任。

所以龍風雲沒有急著繼續進攻西夏,而是開始訓練新選出的騎兵。

慶州的物資也被龍風雲席捲一空,除了糧草,還有不少的鎧甲兵器之類了可以拿來使用,鐵器都是重要的軍事資源,龍風雲自然不會浪費,照單全收。

城池對於龍風雲來說並不重要,他的目標是西夏的軍隊,等這一仗打完這些城池是要送給大宋的,他佔著也沒有啥用。

況且他的目的是進攻並不是防守,固守城池只能分散他的兵力,所以龍風雲這一仗打完就先返回了慶州,沒有停留。

羅剛如今是徹底相信了龍風雲的豪言壯語,雖然此戰龍風雲並沒有以少勝多,而是一萬對一萬,但是從戰損的結果來看,龍風雲的炎龍軍幾乎可以說是無傷獲勝,以極低的戰損全殲西夏軍,這種勝利已經不足以用完勝來形容了,這支隊伍的戰鬥力簡直可以用妖孽來形容,看來龍風雲說要滅掉西夏並不是句空談,而是真有很大的可能。

羅剛有一種預感,這中原大地在不久的將來絕不會還是大宋的天下,以龍風雲的炎龍軍如此崛起之勢,不可能和大宋一直和平共處下去,早晚有一天大宋將會被取而代之,他的這種預感十分強烈。

他已經開始思考女兒是不是真的跟著龍風雲會更好一些。

羅剛如今對龍風雲的態度已經沒有一點長輩對晚輩的感覺,甚至有什麼事都情不自禁地想聽龍風雲的指揮,思維完全是在跟著龍風雲走,這些都是下意識的,只是他自己還沒有注意到罷了。

其他的一些將領也都跟羅剛一樣,從開始的懷疑到如今的完全順從,這都是實力所決定的,現在哪裡還有質疑,完全都是佩服。

不過這也正常,有實力就有話語權,這個規則到什麼時候都是一樣的。

此戰結束以後,西夏徹底地亂了,皇室已經不是重視的問題了,而是恐慌。

大宋憑空出現了這樣一直強大的軍隊讓西夏皇室產生了恐懼,因為他們不再是固守城池而是有意圖想要滅掉西夏。

雖然聽說兵力不多,但是實力恐怖異常,被滅掉的西平府軍隊已經算得上是西夏的正規軍了,雖然不是最精銳的,但是也不是雜牌軍能比的,就這樣被全殲不得不讓西夏皇室感到害怕。

西夏國力弱小,要不是以前和大宋交戰勝多敗少他們是不可能這麼猖狂的,但是接連兩次的慘敗讓他們感到戰慄。

西夏的皇室和大臣們開始商量對策,商討如何解決眼前的危機,他們不確定龍風雲的炎龍軍有沒有滅掉西夏的企圖,但是這個威脅實在是太大了,他們不想坐以待斃,必須趕緊行動,採取合理的對策才行。

不過各方的意見並不統一,有人認為龍風雲的炎龍軍實力再強也不過是萬人而已,跟西夏的幾十萬大軍想比根本不值一提,單憑人數就能輕鬆碾壓對手,根本不用驚慌。

也有人認為這麼大一個國家每個地方都需要軍隊駐守和管理,幾十萬大軍雖然能短時間內召集起來,但也不可能長時間的聚集在一起,那樣的話根本消耗不起,聚集起全國的兵力來對付這樣一支萬人軍隊根本就不現實,人家萬一選擇防守跟你耗著,西夏是耗不起的,這種想法根本就不切合實際。

西夏要是主動去攻,大宋那邊一定會增加兵力防守,根本就討不到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