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2/2頁)
章節報錯
童貫真是氣的肝疼,如今是追也不是退也不是,接著追怕中招,但是退也不行,剿滅不了這夥山賊,自己根本沒法交差,宋徽宗可是說了只許勝不許敗,若是自己就這麼回去了下場肯定不比高俅強,於是童貫只能咬牙繼續追擊。
結果就是宋軍的傷亡不斷增加,但是童貫是鐵了心要滅了這夥山賊,繼續咬牙往前追。
不過他還是低估了這夥山賊抵抗的決心,追擊途中又有不少被點著了火的草球突然從林道兩則滾了出來,滾向了童貫的大軍之中。
士兵們見到這許多火球立刻開始閃躲,紛紛避讓,但是整個大軍都集中在林道上,人挨著人根本無處躲,頓時大軍就亂了起來。
逃跑的山賊立刻調轉了頭,用弓箭進行反擊。
士兵們都在躲著腳下的火球,上下不能兼顧,所以更加慌亂起來,很快就出現了大量的傷亡,有被燒死燒傷的,有被弓箭射死射傷的,總之一個字,那就是亂。
面對近在眼前的死亡威脅,士兵們已經顧不上聽從指揮,亂成了一鍋粥,尤其是一些被燒計程車兵開始向兩邊的林中逃竄,試圖滅掉身上的火焰。
山賊們趁著亂勁用弓箭射殺宋軍將士,直到身上的弓箭都用光了,這才紛紛圍了上來進行最後的決戰。
之前童貫派出去的三千多人馬已經著了山賊的道,死傷的差不多了,剛剛的這一波又死傷了不少,如今童貫的大軍也只剩下三千多人馬,人數上已經不佔優勢。再加上隊伍混亂,士氣低迷,最終童貫還是沒能逃脫落敗的結局,帶著一千餘人大敗而逃。
雖說雙方忽悠傷亡,不過山賊這邊只折損了不到四分之一,而童貫這邊則是折損了將近九成的兵力,可以說這四夥山賊又一次完勝。
數日後,童貫大敗的訊息,傳遍了河北山東等地,而且正在向全國擴散。
正常來說剿匪這種事算不得什麼大事,但是朝廷兩次剿匪失利實屬不正常,而且是在有明顯兵力優勢的前提下敗給了幾夥小小的草寇這就耐人尋味了。
使得高俅戰敗之事也跟著一起發酵,成為了老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
這四夥山賊的光輝事蹟也被百姓們傳的神乎其神,一共十幾位頭領的名號一時間傳遍了大半個大宋朝,可謂是一夜成名,更是助長了造反起義之風,很多地方也都紛紛效仿,將這十幾位頭領當做了“榜樣”。
這四夥人馬還合作出了感情,乾脆兵合一處越發的團結起來,而且折損的兵力也很快得到了補充,好多三教九流紛紛慕名而來,反倒進一步壯大了聲勢,成了河北山東這一帶有名的一霸,無人敢來招惹。
宋徽宗得知童貫戰敗當場暴怒,直接罷免了其官職送其回家養老,童貫這次算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偷雞不成蝕把米。
高俅自然也好不到哪去,整天提心吊膽地怕宋徽宗遷怒與他,上了朝也不敢多說話,整天躲在太尉府裡面,可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乖地像個小媳婦一般,生怕再出點啥事宋徽宗也讓他回家養老。
要說這些日子宋徽宗還真是看高俅不順眼,不過君臣二人之前一直感情不錯,所以宋徽宗也就沒再拿他開刀,殺童貫這一隻雞儆猴也就算了。
至於那夥草寇,宋徽宗是暫時不打算管了,反正他們也不敢去攻城,只不過佔山為王,固守一隅罷了,他實在是不想在聽到什麼戰敗的訊息了,這些日子天天頭疼的厲害,睡覺都不香了。
不過有一點宋徽宗想的是對的,那就是這夥山賊還不敢跟朝廷主動挑釁,這兩次大敗朝廷軍隊,是佔了地利的優勢,若是真要拉出去攻城那無疑是找死。
地利這個因素是非常重要的,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人明知道自己只有幾百號人還敢佔山為王,不怕朝廷來剿,所以他們一旦離開了大山的庇護就真的成了土雞瓦狗,根本不是正規軍的對手。
但是朝廷的不管不顧導致了平民百姓的不幸,成拜上千的草寇想要生存必然會滋擾百姓,他們又不會在山上耕田自給自足,所以仍舊是社會動盪的不安因素,這就導致了整個社會發展的惡性迴圈。
不過這些影響還只是小事,最大的影響便是那些異族。
這件事在整個大宋說不上多大,但是可以從中看出大宋軍事方面的孱弱,統治者的無能。這就給遼國,金國和西夏等傳遞了一個訊號,這大宋實在是太弱了。
所以都開始坐不住了,紛紛有了想法。
遼國也打聽過了,之前戰勝他們軍隊的將領是龍風雲,如今已經帶著手下的兵馬反叛,脫離了大宋,佔領了南邊的兩個州,所以就沒有了顧忌,眾多大臣都覺得應該有所動作。
從地理位置上看,遼國也是最有優勢的,金國離的遠,西夏又有大宋的西軍牽制,只有自己隨時都能南下入侵,所以大宋這塊肥肉實在是給契丹人饞得不行,若是這樣都不去取,實在是過於暴殄天物。
於是遼國開始謀劃如何侵宋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