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裡多了一個城,兵力又多了三千,最重要的是資源和耕地又多出了一倍。

欽州的管理政策自然是和邕州一樣,秦嶽等主動投誠的官員依舊掌管欽州的各方面事宜,龍風雲並沒有換人的打算。

農業方面暫時不用愁,龍風雲提出的梯田法開墾出了許多耕地,軍事方面龍風雲也不用擔憂,如今一般的勢力根本不敢來招惹,只是將練兵的事情交給了以楊志為首的手下將領來做。同時修建足夠規模的練兵場和相關設施,打造足夠使用的訓練器械。

這段時間一直有新兵加入進來,所以需要對一部分士兵進行系統的訓練。

經濟貿易方面龍風雲現在還不用操心,宋朝這在方面還是比較發達的,況且龍風雲現在只有兩個州,還沒有必要進行干預,只要賦稅減輕了,市場經濟的發展只會朝著良性迴圈的方向發展。

至於教育和醫療這一塊也沒有必要插手,只要暫時滿足百姓的基本需求就好,畢竟自己的地盤還太小,若是系統以後真的讓自己稱王稱霸,統治整個中華大地的那一天再說。

龍風雲隱隱的覺得自己這個系統似乎是有那個意思,從上次那個任務中就能感受的到。不過龍風雲現在不想考慮這些,如今的狀態他就已經很滿意了,他可不想太操心。

自從得了這兩州以來一切都很順利,只是這些日子出了一點小插曲,他軍中的戰馬病了一匹。

炎龍軍的這些戰馬大多數都是北方的馬,來到這裡似乎出現了水土不服的情況,而且這裡潮溼溫熱好多戰馬得了一種面板病,開始掉毛,皮下長出了一些小瘡,甚至出現傷口。

正巧龍風雲之前的最後一個任務得了一張紫髯伯皇甫端的C卡,此時正好用得上,龍風雲透過檢查很快就得知了戰馬的病因。

只要是因為這裡的氣候潮溼,細菌的滋生引起的。龍風雲手到病除很快就治好了戰馬的疾病。

至於水土不服的情況就只能讓戰馬們慢慢適應了,動物的適應性是很強的,遠遠強於人類,所以無需擔心,只要適應一段時間就好了。

跟龍風雲這邊的順風順水不同,大宋這邊的形勢可不太好,自從龍風雲反了之後,各地的匪患又有了抬頭之勢。

如今龍風雲的名頭可是相當響亮,可謂是震動了全國。之前在宋軍之中時就已經小有名氣了,自從反叛了之後他的名聲就傳得更遠更響了。

以一萬多的兵力就敢反叛朝廷,之後更是擊敗了朝廷征討的十萬大軍,欽州官員又主動投誠,這一系列事情註定使得龍風雲聲名遠播遠播,如今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甚至邊疆異族也都對龍風雲的事知之甚詳。

如今這個匪寇剋星也反了,自然讓那些反賊草寇們鬆了一口氣,所以很多地方又出現了他們的身影。

其實原因還不只這一個,但同樣和龍風雲有關。因為高俅大敗,朝廷損失了八萬兵力,再加上龍風雲自己帶走了一萬五千,後來兩個州一共六千也歸順了龍風雲,所以總共算起來朝廷至少損失了十萬兵力。

本來這些年大宋朝的軍事實力就有所下降,龍風雲這一鬧更是雪上加霜,損失瞭如此多的兵力怎麼辦?宋徽宗自然是想辦法要補充兵力。

但是大宋朝重文輕武也不是十年八年了,自從宋太祖開國以來就是這套風氣,很少有人願意從軍,所以招募的效果十分不好,宋徽宗沒辦法只能強行徵兵。

從之前的自願變成了強制自然引起了百姓們的不滿,本來底層的百姓就生活艱難,如今強行徵兵使得許多家庭的勞動力嚴重不足,所以百姓的日子變得更加的難過,而那些富豪權貴卻是受不到半點影響,受罪的都是他們這些貧苦百姓,所以各地又興起了一波造反風潮,大大小小的造反勢力如雨後春筍般的開始冒頭。

所以說這事還真跟龍風雲有關係,這就是現代人所說的蝴蝶效應,而且龍風雲還不是一般的小蝴蝶,絕對算得上是個大蝴蝶。

而且影響的還不單單是大宋國內,周邊的異族也都關注著大宋這邊的局勢,最先關注的就是剛剛和大宋重新講和的大遼國。

俗話說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人與人之間尚如此,何況是國與國之間。

遼國一向覬覦大宋這塊肥肉,只要大宋一旦軟弱可欺,遼國便很有可能出兵侵略,只是大遼國此時還在觀望,只要時機成熟必有動作。

金國和西夏也同樣關注著大宋的情況。

金國做為後起之秀,同樣野心不小,尤其是這兩年與遼國的交鋒中屢戰屢勝,其勢頭正盛。要不是之前剛剛與大宋聯姻,再加上公主的勸阻說不定還真有可能入侵大宋。

如今金國國內已經出現了兩派,一派主張侵宋,一派主張觀望,要不是完顏宗望經歷了那次“神仙事件”對公主有所忌憚,估計也會主張攻打燕雲十六州然後再南下侵宋,比起貧瘠的遼國,大宋這塊肥肉無疑更有誘惑。

但無論如何都要先打下遼國所統治的燕雲十六州再說,所以暫時也沒有動作,還在觀望期。

至於西夏,這些年來一直和大宋處於交戰狀態,所以只要大宋西軍這邊一旦撤軍或者抽調兵力他們便會抓住機會發動猛攻,攻向中原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