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後,鄉試放榜,九名學生中除董並落榜之外,其他人都在榜單之上。才女榜上,石語眸位居第二位,沈悅第四位,另一個同學叫孫嵐的排在了中游。

一時間撫安堂喜氣洋洋,蔣見處安排學堂放假一日,讓幾個中榜的學生闔家慶祝。

幾個學生謝過了於莫攀,高高興興回家報喜。

石語眸將自己親手縫製的一方手帕送給於莫攀,石玉川又派人送了雙份兒的束脩。

於莫攀心頭高興,想要找單莫比去慶祝一下,忽地想到董並,不由得心下楸然。

他思忖了一陣子,向蔣見處打聽了董並家住在今春巷子,便信步朝今春巷子走去。

路途不算太近,不過他並不想乘車。

來到董並家門口,他不禁一怔,房子低矮簡陋,茅草長到了房簷上。

家門是塊破舊的木板子,傾斜著彷彿隨時都會掉下來。他小心地穿過這扇不能稱為門的門,看到董並正在院子裡搓麻繩。

董並看到於莫攀,臉一紅,忙起身施禮:“先生您怎麼來了?”

於莫攀問道:“家裡大人呢?”

“俺爹去賣麻繩了,娘在屋子裡,她身體有病,很少出屋。”

哦,於莫攀邁步向屋裡走去,董並忙喊道:“娘,先生來了。”

這個家真是少見的困窘,屋裡泥牆剝落,兩張床,一個桌子,兩把椅子,廚房堆著一些簡單的鍋碗。

“先生來了,快清先生坐。”說話的正是董並的娘,看樣子腿腳不好,窩在床上行動不便。

於莫攀坐在董並挪過來的椅子上:“今天學堂放假,我正好得空,就來看看董並。他是個挺聰明的孩子,我希望他將來能有所作為。”

“先生,這孩子打小就靈,說話早,學舌快,辦事兒明白,就是家裡困難,沒讓他早上學堂,因此功課上有些耽誤了。”董並的娘不無惋惜地說。

“平日裡我看他聰明,但是基礎上稍差了些,但是不明白他的家境如何,今日看了,我才知道,他還需要多騰出點兒時間來學習,以後每旬我都抽出兩天來這裡,我給他適當多講點兒東西。”於莫攀下決心幫助這個家。

董並的娘看看董並:“這得多勞煩先生啊。”

“沒關係的,束脩什麼的以後就都免了,我那裡教的學生多,這少點兒,那多點兒,也就勻出來了,只要董並以後有出息,束脩是小事兒。”於莫攀知道她在擔心什麼。

董並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自從落榜後憋了好久的眼淚終於流了下來:“多謝先生,董並以後定發憤圖強,不辜負先生的期望。”

於莫攀起身將他扶起:“以前是我疏忽了,不知道你家庭如此困難,現在既瞭解你的情況,我定不能袖手旁觀,咱們一起努力,爭取下一次鄉試金榜題名。”

“嗯,好的,我一定努力。”董並抹著眼淚道。

出了董並的家門,於莫攀的心情平靜下來,作為先生他替考中的學生高興,可是也為落榜的學生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