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集 第二十一章 起步!【本集終!】(第1/3頁)
章節報錯
“報紙?”
昌世雄坐直身子,聽著周衍描述的這個尚未真正出現的新興事物。
“‘報紙’類似於朝廷的‘邸報’。”
“不過‘邸報’只是專門用於朝廷傳知朝政的文書和政治情報,而‘報紙’則更寬泛,是以刊載新聞和時事評論為主的定期向外發行的刊物。”
“現今剛好趕上‘風雲大會’,蒙山縣中人潮湧動,當中識文斷字的不在少數,關心‘風雲大會’動向的也大有人在。此時發行報紙,大可以在這方面大作文章。譬如‘風雲大會’的具體規則,譬如這一次蒙山會場參加的武者人數。更細緻些,還可以猜測奪冠熱門,深挖熱門武者的生平戰績、傳承根底、掌握的武學等等。”
“這些都是此時民眾喜聞樂見的,一旦有這樣一份報紙,蒙山縣中那些有閒錢的,願意購買的必定不少。”
周衍向昌世雄說著自己的構思。
這是他在蒙山縣待了十多天,四處轉過,見到這裡的百姓的生活水準跟識文斷字的比例後萌發的一個想法。
大舒承平二十年,人民逐漸安定,百姓兜裡漸有餘財。
因此在物質需求之外,他們亟須新事物來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
好比蒙山縣城。
街上小販、菜農幾多,商鋪林立。
城中還有不少瓦子勾欄,常常爆滿。
這說明蒙山百姓是有閒錢的,也有空閒時間。
而且大舒開辦武學二十載,武道昌盛,不缺武者,更不缺識字的。
百姓有閒錢。
識字率不低。
又人人向武。
於是‘報紙’這一行業在蒙山,在大舒絕對有市場。
尋常時候開辦,興許很難開啟局面。但是現在正趕上‘風雲大會’,藉著這陣東風,以蒙山為根基為起點,想要經營出幾分氣象不是難事。
經營產業!
這是周衍他們在回到大舒前就既定的計劃。
不能坐吃山空,又不好打家劫舍,當然要做生意才能賺錢,才能維持幾人的修行。
但是具體做什麼生意,在回到大舒前還沒定。
直到前兩日才初步定下。
“不瞞昌兄,我們兄弟要辦報,一為賺錢,二也是為了尋人。只要報紙辦得好,賣的多,傳播的自然就廣。然後只要在報紙上用一塊小版面登記尋人啟事,找到家母跟弟弟的希望就大得多。”
周衍沒有隱瞞。
他這一次瞅準報業,一方面的確機會難得,二來賺錢的壓力迫在眉睫,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大舒沒有報紙他沒法刊登尋人啟事,那就索性自己辦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