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第十章 沙河門!(第2/2頁)
章節報錯
“周家五鬼?”
“忒難聽!”
“就叫‘關外五俠’!”
“或者‘五把刀’也行!”
“‘五路神’也不錯嘛!”
……
幾人說笑著,林中充滿了快活的氣氛。
說說笑笑中,周衍爬上二哥背上,眾人又一次迴歸到山林趕路的狀態中。
這一次,目標是——
沙河門!
……
宜州地域廣大,境內多山,山中多的是江湖草莽。
南景中興九年的時候,大批江湖人士從北面的大舒南下南景,其中不少一部分就都在邊境三州落下腳,三州之一的宜州也有許多。因此宜州武林相較於南景其他州,論及江湖人跟江湖門派的數量,絕對能在南景十七州中排進前五位。
比如永順城中,就有‘三會七幫’,連吳朝新這樣區區一個雄獅會分舵舵主也有淬骨境巔峰的實力,可見三會七幫整體的底蘊。
但這還只是宜州武林的冰山一角,仔細探尋一番就會發現,在這‘三會七幫’背後哪一個沒有更厲害的門派支援?
武者修行不能餐風飲露,他們需要大量的糧食、大量的藥材,還有兵器等等方面,這些都離不開銀子。
所以幾乎所有門派都有自己的生財之道。
有的小門小派是靠著門中弟子背後的富貴人家的資助,有的則是扶持一些商家經營各種買賣,有的甚至親自下場在城中開設鏢局又或者是做其他生意。
總之習武跟賺錢是分不開的。
比如曼陀山莊。
他們的弟子多在山中,可門中飼養有菩斯曲蛇渾身是寶,又有曼陀羅花可以配置各種毒藥,這些都是許多江湖人渴求的,不愁銷路,自然也就不愁財路。
只是並非所有江湖門派都能有這樣的獨門生意。
比如位於宜州西北方向,坐落在選月湖中的沙河門。
他們原本是大舒和州的一個地方幫派,把持半條沙河,掌握了四五處縣城碼頭,最巔峰時能有七八百正式弟子,此外還有河工、船工、碼頭苦力等等兩三千外圍成員。往上能吃沙河往來客商、行商的肉,往下還能喝那些苦力的血。
兩頭通吃,肥的流油。
但這也是大舒朝廷重點打擊的物件。
八年前那一役,沙門幫就被朝廷打擊的七零八落,一部分核心人物裹挾著一部分幫眾跟一部分無辜百姓南下南疆,進入宜州。因是外來的後來的,再無如沙河那樣的聚寶盆供他們佔據,沙河幫幾近輾轉,最終發現這一處‘選月湖’。
這裡連通著浩浩蕩蕩的羅水,因湖面被不少狹長的島嶼好似分成七八個小一點的湖,每到夜晚,每一個小湖中都有明月倒映,故此得名。
圍繞著選月湖,這裡世世代代生活著不少漁民。他們靠著打漁為生,打出來的漁獲供應著南面武陵、西面零綠二縣數十萬百姓。
沙河幫到來後,瞅見財路。
就在選月湖邊的山中定居下來,改叫作‘沙河門’。沙河門靠著奴役這些漁民,把持兩縣漁獲市場,算是在宜州站穩跟腳。八年來,選月湖中百姓漁民被沙河門剝削,苦不堪言。
但沙河門中高手不少,普通漁民哪裡能反抗?
再加上沙河門精通打擊、拉攏、分化這一套,在漁民內部搞對立,大力打擊刺頭、扶持狗腿,漁民們更加難翻身。
八年過去,就靠著這一處選月湖,沙河門大有恢復在北面全盛時期的趨勢。門中弟子已經有三四百人,他們正在謀求進一步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