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區,是龍陽縣改革開放的試驗區,也是縣城連線外面世界的前沿。

這裡,原本是一個小鎮,319國道穿鎮而過,往東百來公里可達省城,往西幾十公里連著市裡。

八十年代末,一位在龍陽擔任縣委書記的能人一眼就看中了小鎮這塊風水寶地,制定了縣城南遷的規劃藍圖;那時,正直廣東沿海大開發,南風往北吹,讓這位能人也受到了啟發;於是,龍陽首個經濟開發試驗區掛牌成立;也是本市乃至周邊相鄰市掛牌最早的開發區!

掛牌運作不久,這位能人晚節未保,因生活作風腐敗而鋃鐺入獄!致使開發區的隆隆機聲一夜之間鴉雀無聲!直到二十年後才重新聽到推土機的徹夜轟鳴!

又一個十年過去了,開發區像蝸牛般的艱難爬行,終於搭上了國家向縱深開發的末班車,高速公路、高鐵等現代交通都在這裡留有進出口,使得沉靜幾十年的龍陽開始感受到春天的氣息!

所以,現在很多健在的龍陽老人,腦海裡依然還殘留著很多關於開發區和龍陽經濟的很多“如果當年,那麼現在!”的諸多假設與感慨!

為了再次確認超市周邊的晚間人流量,劉小娟和張建再一次來到了這裡。

兩人選在超市廣場臨馬路一家燒烤攤上坐下來,叫了燒烤和啤酒一邊吃著一邊留意著眼前的一切漸漸顯現或隱藏的商機!

此刻,落日已西沉,晚霞燃燒在天際。儘管街面上熱浪依舊沒有完全褪去,但還是阻止不了白天躲在室內的老小、後輩陸陸續續走出家門的腳步,三三兩兩,或散步,或購物,使得超市周邊人流如織!兩家奶茶店的生意也開始忙碌起來!

這一切,都被劉小娟和張建盡收眼底!

“看來,這裡的奶茶生意應該集中在晚上了。”張建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呵呵!如果就這樣的生意,肯定是養不活我們的!”劉小娟笑著道。

“那也是!”

“但是,這裡暗藏的商機很大!”

“怪我目光短淺了,還真沒看出來!”張建自嘲道,也是真心話。

“我們的主要競爭優勢是品牌和味道,而最關鍵的消費群就集中在五中學校!”劉小娟相信自己的判斷。

“可學校現在都實行的是封閉式管理,學生都出不來的!”

“這就要看我們怎麼去營銷了!我都調查過了,五中有一部分學生住校外,大部分學生都住在校內;校外的學生消費我們可以和其他店共享,但住校內的學生就是我們的消費主流,這也是我們要掌控的生意源!”

“問題是我們進不去啊!”

“辦法是有的,只要敢去想!”此時,劉小娟想到了林學福和五中的校長,這是她敢想的後盾!

“還有一點,這兩家店裡的設施,侷限了生意的擴充套件。你試想一下,一家品牌加盟店,動資就要上百萬,所以,投資風險限制了他們的想象,他們不敢!”

“對!”張建點了點頭。

這時,那家服裝店的男老闆帶著他的兒子從奶茶店買了奶茶走過來,兒子看上去還沒上小學;男老闆點了幾串羊肉串和雞腳,轉身認出了劉小娟和張建。

“咦,兩位老闆好!我們有見面了,緣分啦!”男老闆很會溜鬚。

“老闆好!”劉小娟回應道。

“兩位坐在這裡,不只是吃燒烤和啤酒吧?!”男老闆坐下來,試探道;而且他感覺自己的店鋪轉讓有戲了。

“出來轉轉,順便嚐嚐你們這裡的燒烤味道!”張建也應付道。

“那你們是從哪裡過來?”

“從縣城,也就十分鐘車程;聽朋友說這裡的燒烤味道很不錯,果然名不虛傳啦!”

“今天我請客!”“師傅,再來幾瓶啤酒,20串羊肉串!10個雞腳!”

劉小娟和張建再三推辭都拗不過男老闆的客套。

“兒子,你拿了烤串自己回去,告訴媽媽說爸爸來了朋友,在一起喝酒!”男老闆安排好兒子,開瓶給劉小娟和張建斟酒。

“兩位老闆是想在這裡做什麼生意?方便透露一下嗎?”男老闆試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