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望蘇先生能幫助我們,在遠東建立投資根基。”

“幾十年前,我們錯過美國機會之後,家族的財富,在幾次金融危機中,遭到了大幅縮水,家族復興的機會,也變得越來越渺茫。”

“雖說現在,我們羅氏,在全球還有很多資產,就算固守財富,也能過得很好。”

“但我不想這樣下去。”

“祖父臨時前的話,現在還時常響起在我耳畔,我經過數年的調研,確定了華國在未來是一個巨大的潛力市場,亦如幾十年前的美國。”

“所以……我想讓羅斯柴爾德家族走出去,把握住這個機會,在許多年以後,重現家族百年前的盛況。”

“華國對於外資,雖然歡迎,但限制也非常多。”

“沒有盟友,一旦全力切入進去,不比你們華資在歐洲遭遇的阻力小,這一點,我是明白的。”

“我們想進入遠東市場,而你們想深入歐洲市場。”

“我們各有所需,是最合適的聯盟物件,彼此聯合,也能獲得最大的利益。”

“這些……蘇先生,應該明白。”

“僅是如此嗎?”蘇越淡淡地笑道,“若你們羅氏的需求,只是如此,那我們接下來的談話,也許會順利很多。”

本傑明·戴爾輕咳了一聲,繼續道:“當然……還有其它的方面,我們希望能參與到‘添越資本’集團的投資當中。”

“專案投資,還是集團投資?”蘇越繼續問道。

本傑明·戴爾微笑地道:“自然是集團投資,我們希望獲得‘添越資本’集團的一些股份,並獲得一個董事席位,蘇先生應該明白,真正堅固的合作,只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徹底實現。”

“同樣的,我們羅斯柴爾德家族集團,也會釋放出一些集團份額股份,授予蘇先生。”

“作為交換你手裡‘添越資本’集團股份的條件。”

“還有……若是蘇先生願意的話,我會盡力促成你和我女兒卡洛兒的婚姻,使你得到荷蘭王室的許多資源。”

“你想用羅斯柴爾德家族集團的股份,與我手裡‘添越資本’集團的股份,進行對換?”蘇越盯著本傑明·戴爾,“好想法,不用實際出資,既開啟了世界的東大門,又使羅氏財團,完成了轉變。”

“可是……”

“若是按照戴爾先生的這種合作方式,我們‘添越資本’集團,從羅氏財團獲得的,遠比我們付出的要少。”

“如此,戴爾先生,不覺得對於我們‘添越資本’集團來說,不公平嗎?”

“蘇先生覺得哪裡不公平?”本傑明·戴爾皺了皺眉,“雖是股份對換,但我並沒有說是1:1的對換比例,我們羅氏財團的整體估值和你們‘添越資本’集團的整體估值,可以用一個公允價值來進行判斷,並按照等價原則,進行股份對換。”

“我覺得我們羅氏財團,在目前的條件中,已經顯示出了極大的誠意。”

“恕我直言……”蘇越說道,“你們羅氏財團從1978年到現在,整個家族財富,都是呈現著階梯跳水的態勢,再加上家族內部管理腐朽,制度陳舊、混亂,已經在全球經濟市場上,失去了競爭力。”

“不然……坐擁這麼多政商關係,你們不會這麼多年,一事無成,投資的絕大多數專案,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你們讓渡的羅氏財團股份,我不認為有多大的價值。”

“當然……我也沒有興趣參與到你們家族內部中去,至於卡洛兒小姐,雖然我們只見了一面,但我認為她是個好姑娘。”

“戴爾先生算計自己的女兒,把她作為交易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