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野心勃勃的ARM(第1/3頁)
章節報錯
到了倫敦之後,蘇越休息了幾個小時,然後才來到倫敦分公司,視察工作情況。
“基金最近的建倉情況如何?”內部工作會議上,蘇越向戴娜·尤妮斯問道,“總體的多頭持倉,到達哪個地步了?”
戴娜·尤妮斯回道:“基金整體的多頭頭寸,已經逼近50%了,最近一週,我們抄底了不少布倫特原油期貨單子,同時增加了股市資源、有色類股票的持倉,增加了富時100指數期貨多單。”
說話間,戴娜·尤妮斯遞上了自己執掌的倫敦基金部,詳細持倉清單。
蘇越仔細翻看了一遍,沒發現特別的風險點,點了點頭,也就不再過多詢問,轉而將目光望向遠東銀行歐洲業務總經理陸厚德,問道:“陸總,遠東銀行在歐洲的業務開展,還順利嗎?”
陸厚德是以前遠東銀行信貸業務部總經理。
此刻聽見蘇越詢問,急忙站起來回答道:“挺順利的,最近一個季度,歐洲各系銀行,都被金融危機給捆住了手腳,無法安心的進行業務擴張,我們遠東銀行在歐洲的業務拓展,在最近一個季度,實現了很大的飛躍。”
“吸收合併原北巖銀行、雷曼兄弟、格利特尼爾銀行在歐洲的業務之後。”
“現如今,我們在歐洲的分行,已經遍佈歐洲15國,發展到了120多家,傳統銀行業務和投資銀行業務,都在齊頭並進。”
“業務規模的急速擴大,是好事,但也要緊抓風險控制。”蘇越說道,“你以前是信貸部出來的,銀行內部風險控制這一塊,應該有很多心得。”
陸厚德急忙點頭道:“我知道,請董事長放心吧!”
“馬福軍,你呢?”蘇越簡單詢問陸厚德之後,目光便轉向了分公司總經理馬福軍,“市場部的建設如何了,根紮下去了嗎?”
馬福軍嘿嘿笑了兩聲,然後便將手裡的工作報告遞給蘇越。
蘇越翻開看了看,只見在歐洲主要城市的分部機構設立,以及各類人情資源關係網,都清晰的標明在了工作報告中。
蘇越知道這些都是用錢砸出來的,但能在短短一年多時間裡。
將根扎到如此地步,馬福軍的能耐,還是令人欽佩的。
“現在我們‘添越資本’,在歐洲,已經算是一塊響亮的招牌了。”馬福軍高興地道,“論資產,論規模,單是我們倫敦分公司,就能擠進歐洲金融界前200強,除了工作報告上的這些,我們還抄底了很多固定資產,目前我們‘添越資本’倫敦分公司在倫敦、巴黎、柏林等主要核心城市,都有不少的商業房產和酒店。”
“房產和酒店之類的,不是投資的重心,不要花太多資金和經歷在上面。”蘇越說道,“股權投資業務方面呢,專案管理怎麼樣?ARM和CUPE超精密機床加工廠那邊,沒出現什麼大問題吧?”
“金融危機剛剛過去,經濟還處於低迷期,CUPE超精密加工廠的訂單,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都不怎麼好。”馬福軍眉頭微皺,回答道,“但好在虧損並不太嚴重,它們市場佔有率,依然在穩步提升,只要我們稍微輸血,很快就能撐過去。”
“至於ARM……”
“透過我與基爾伯特的幾次談話,他們的業績應該很好,聽說是由他們進行晶片設計架構的最新款蘋果手機產品,在市場上賣的很好,致使他們公司的業績,在金融危機中,沒有遭受太大的打擊。”
“哦,對了……”
提到ARM公司,馬福軍驟然想起一事,急忙報告道:“董事長,昨天基爾伯特與我通話,表示ARM公司,想向集團借款,進行進一步的產業擴張。”
“進一步的產業擴張?”蘇越楞了楞,問道,“他想幹嘛?”
‘添越資本’集團收購ARM公司之後,在ARM與MRC合併之下,基爾伯特重返ARM,作為‘添越資本’集團的代言人,已經實現了ARM業務的全面重組和公司控制。
“他的意思……是覺得未來半導體產業,在電子裝置不斷更新換代之中,還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所以想向著產業鏈的中、下游發展。”馬福軍說道,“目前ARM公司,雖然業績良好,但資金流量並不多,單靠他們自己,是無法完成大額併購和收購計劃的。”
“他看上哪家公司了?”蘇越繼續問道。
“荷蘭ASML公司。”馬福軍說道,“目前這家公司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交易所上市,估值區間在80億美元到100億美元區間。”
“ASML公司?”蘇越驚得差點跳了起來,“他野心可真不小。”
這家ASML公司,是全球主要的半導體裝置製造廠商之一,主要產品是在半導體產業鏈中,有著‘晶片之母’稱號的,技術壁壘,非常之高的光刻機。
在中高階光刻機市場,ASML公司,佔據了大約60%的市場份額。
更為恐怖的是在最高階市場,ASML公司,佔據了超過80%的市場份額,基本上處於全球壟斷狀態。
在光刻機的領域,其它兩家主要裝置製造廠商尼康和佳能,完全不是其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