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們……

無論是相關債券投資者,還是股票投資者。

此刻都是不斷罵娘,心裡充滿了憤怒,同時又期盼著IndyMac銀行的危機,沒有那麼嚴重,能夠出現奇蹟。

“不用盼了,沒有奇蹟,IndyMac銀行,已經完了。”

“大家看看從許多支行營業部發回來的照片吧,許多儲戶連夜排隊等待,而IndyMac銀行,是死活不敢再開網上轉賬通道了,這意味著什麼,大家應該都明白,沒救了,這樣的嚴重擠兌,是徹底沒救了。”

“真沒想到,IndyMac銀行,垮得這麼快。”

“哎,切斯特集團那10億美元的轉賬,真是徹底引爆了IndyMac銀行的危機啊,讓IndyMac銀行徹底現了原形。”

“我真是手賤,為何要抄底這支股票呢?這下明天要虧得底褲都沒了。”

“聽說FDIC的工作組,連夜進駐IndyMac銀行總部了,是不是真的?”

“剛剛傳回來的訊息,IndyMac銀行總部大樓,燈確實全亮著,沒有下班的跡象,有人確實看見FDIC的員工了。”

“特麼的,這不是徹底完蛋了嗎?”

“被FDIC接管,就意味著IndyMac實質性破產了。”

“這危機爆發得也太快了吧,為什麼會這麼嚴重?IndyMac好歹也是上千億美元資產的大銀行啊。”

“按照破產清算條例,需得先賠付儲戶、員工,然後償還各項債務,最後才是賠償投資者的損失。”

“如果,如果……IndyMac銀行資本極端不足,或者說資不抵債。”

“那豈不是,我們手握的股票,一文不值?”

“完蛋了,完蛋了,我特麼在這上面投了十五萬美元啊,是我的全部存款了,這要全沒了,簡直要我的命了。”

“哎,我也是,基本全倉在這上面,誰能想到,IndyMac銀行,會有這麼大的變故。”

“應該不用這麼悲觀吧,從FDIC接管金融機構的歷史來看,破產清算,只是最後迫不得已的措施,按照正常舉措,如果IndyMac銀行資本極端不足,無法度過這次嚴重的擠兌風波,被迫破產,那也是先看有無其它銀行機構,進行股權併購,接手這些資產、債務,如果有人接手的話,就不會出現所謂的股票跌到一文不值這樣的事情。”

“這個時候,誰願意接手啊?”

“如果真有人願意接手,想高盛、摩根、美銀、紐銀等機構,這幾天,就不會袖手旁觀了。”

“對啊,這個時候,恐怕誰都不會當這個冤大頭。”

“也不一定,上半年,貝爾斯登深陷危機,眼看著破產,最後不也是聯儲出手,借款給摩根,透過摩根收購了貝爾斯登嗎?”

“IndyMac銀行,還是有不少優質資產的,能看上的人,應該不少。”

“加州政府的能量也不小,IndyMac銀行,與加州政府的利益,繫結很是緊密,我相信就算破產清算,加州政府,也不會同意的,更何況,真的破產清算,那些違約造成的風險,以及龐大的抵押貸款衍生出的風險問題,並不會消失,反而會進一步擴大、繼續擴散。”

“這可不是FDIC和美聯儲願意看見的。”

“國內金融機構,不願意接盤,還有國外的呢?許多歐洲、亞洲跨過金融集團,想扎入我們國家金融領域很久了,把風險資產賣給他們,轉移掉這部分風險,我覺得也挺不錯的,只要避免破產清算就行了。”

“對,看FDIC接管之後,如何應對吧,此時已經足夠悲觀了,情況也足夠糟糕,不如期待一下可能出現的轉機。”

埋怨、恐慌、抱怨、忐忑的情緒討論中,不眠之夜過去,第二天到來。

早晨八點,一大早,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等金融媒體,盡皆報道了IndyMac銀行的擠兌風暴,各種駭人的標題,登上報紙,同時……FDIC接管IndyMac銀行的訊息,也成了各大金融媒體的頭條。

臨近八點半,無數雙眼睛盯向股市,盯向即將開始交易的IndyMac銀行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