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誘空’之策(第2/3頁)
章節報錯
“亞爾曼行長……”紐約繁華的夜晚中,剛剛正面回應IndyMac銀行危機的,IndyMac銀行資金儲蓄部總經理蓋爾維多,將電話打到了紐約亞爾曼的手機上,“我們暫時穩定了一下市場情緒,但是我行的儲蓄資金流出情況,還是在逐步加劇,行長……要儘快啊,我們撐不了太久的。”
“如果等大多數人,知道我們內部的虛弱。”
“那所有分行,所有儲戶、投資者的擠兌、恐慌拋售效應,就要全面爆發了。”
“您也知道,我們就算千方百計隱瞞,也瞞不了多久的,我們在MBS的投資,虧損太嚴重了。”
“蓋爾維多,辛苦了。”亞爾曼回答,“你們先撐個一週左右的時間,我正在想辦法。”
蓋爾維多知道此時此刻,大家都難,自己說再多都沒用,他將情況報告完畢之後,就無奈地掛了電話。
亞爾曼放下已經結束通話的電話,深深地吐出一口氣。
他這兩日來,已經見過高盛、紐銀、美銀、甚至房利美、房地美等金融機構相關負責人了,然而,沒有誰願意融出資金,進行同業拆借,剩下的,他只能將目標,打在英國巴克萊、滙豐、渣打、勞埃德,以及日本三菱、三井、瑞穗金融,韓國開發銀行等這些境外跨國金融機構身上了。
當然,國內都不願意相助,國外自然也渺茫。
而且,隨著他的行動越來越頻繁,IndyMac銀行危機深重的事情,肯定也會越來越無法隱瞞。
但他必須去做。
就算只有一絲希望挽救IndyMac銀行,他也不能放棄,因為這不只是在挽救IndyMac銀行,也是在挽救他自己的職業生命。
如果實在沒有辦法。
他就只能跟美聯儲和FDIC求救,讓FDIC接管IndyMac銀行了。
只是這條路,不到最後關頭,不到迫不得已,他是不會去走的,被FDIC接管,其實也就意味著IndyMac的實際破產。
其實作為加州最大的房屋抵押貸款機構,他的第一求救物件,應該是加州政府。
然而,加州在前面半年中,於IndyMac銀行危機之時,已經救過兩次了,拿出了十幾億美元。
現在……再求救,加州政府,也實在是拿不出餘錢來了。
想明白了自己要做的事和解決措施,亞爾曼行長開始以自己這張老臉還有幾分薄面為敲門磚,約見巴克萊、勞埃德、滙豐、渣打等歐洲銀行巨頭紐約分行的負責人,開始了新的籌錢之旅。
在亞爾曼行長忙碌、焦躁之中,新的一天到來。
7月3日,週四,股市開市之後,得益於IndyMac銀行昨晚有力的回應,其股價迅猛回升,恐慌情緒消退,拋盤奪路而逃的情況,也大為緩解。
同時,由於IndyMac銀行危機流言的瓦解。
市場上,關於‘次貸危機’進一步深化,將產生銀行危機和信用危機的言論,瞬間低了下去,因為IndyMac銀行危機,所掀起的‘次貸危機深化’漣漪,也短暫地,重歸於平靜。
在這樣的情緒轉變之下。
雷曼兄弟、房利美、房地美、紐銀、美銀、高盛、摩根等金融機構的股價,也展開了強有力的反彈。
然而,‘次貸危機深化’的警報,雖然在人們的心裡,慢慢地解除。
但是,大家對於高油價的抱怨,卻是越演越烈。
蘇越讓人在各大新聞媒體評論區,各金融交易論壇擴散的那番言論,隨著時間推移,傳播得越來越廣,影響也越來越大。
無論網上,還是線下。
呼籲政府控制油價,炮轟華爾街各系資本炒作油價,轉移風險,收割民眾的聲音,都層出不窮。
甚至,有的地方,已經組織了幾百人的遊行隊伍。
為了降低油價的訴求,在大選的競選人員演講期間,進行遊行,抗議高高在上的油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