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越所率領的華資聯合團隊,至此,投入資金已經過半,持倉虧損達到了18%。

承運基金的龐經理,看著自己帶到倫敦的10億資金,馬上就要虧損過億了,心裡越發焦躁,於11月6日晚,忍不住給國內的孫承宗,打了一通電話。

孫承宗聽完了龐經理的擔憂之後,沉默了好一陣,才說道:“蘇總既然說這是誘敵之策,那就不需要太過擔心,咱們投入不過10億,無論是寰宇基金,還是辰光基金,投入都遠不止咱們這個數。”

“我既然相信了蘇總,那就是對他有足夠的信心。”

“整體10%的回撤,完全在合理範圍之內,你也不用太過於擔憂,‘擎天1號’出了問題,有我孫承宗擔著。”

“全球金融市場,險惡無比。”

“你既然到了倫敦,那就要顧全大局,整個華資,在外皆是一體,不分你我,若因為你,導致了整個聯合團隊分崩離析,從倫敦潰敗,那不止是丟你、我的臉面,還是丟咱們整個華國的臉面。”

“10個億的資金,我孫承宗還虧得起。”

“這一局,我既然答應了入場下籌,你就不要再給我表露出這些畏畏縮縮的情緒了,明白嗎?”

龐經理被訓了一頓,心裡卻反而安定了下來。

孫承宗既然說出了‘10個億的資金,我孫承宗還虧得起’這樣的話,那就證明以前在國內的基金止損線,被無限後移了,他不用再擔心責任的問題。

蘇越的誘敵之策,只有聯合團隊的幾位領頭人知道,團隊交易員們並不知曉。

於是,縱然龐經理在老闆的訓斥下,焦躁的心重新安定了下來,但整個聯合團隊,不知情的近百位交易員,在面對整個倫敦金融城喧囂而起的熱烈做多、逼空情緒,還是忍不住私下小聲議論,憂心忡忡。

華資在對外金融交鋒上,在港城那一戰之前,從無勝績。

大家心裡,對於西方資本在金融交易市場上的瘋狂進逼,以及聯合圍剿,還是心生畏懼,信心不足的。

蘇越雖然感知到交易團隊中的這種畏敵情緒變化。

但他並未阻止,反而借用倫敦一家小媒體的聲音,向市場透露出了華資團隊已經全倉壓進,並且虧損超過25%的訊息,使市場的逼空情緒,再一步升溫。

關於華資共計投入120億美元,目前已經全倉壓進,虧損超過25%的訊息。

媒體一經爆出,儘管訊息不知真假,卻也迅速席捲了整個倫敦金融城。

同時,蘇越在訊息漫天飛的時候,也透過了金融時報的貝拉·卡洛兒,向市場公開披露了一份他之所以進攻倫敦,大手筆做空的宏觀經濟依據,那就是他透過調研團隊,調研出來的歐洲經濟增速下滑,經理人指數,工業產值,連續好幾個月呈現下跌走勢等資料包告。

在披露這些資料包告的時候,蘇越也進一步揚言。

說這些資料,讓他看出了歐洲經濟的脆弱,看出了歐洲經濟強撐十年之後,至此必將陷入經濟衰退的泥潭。

當然,在說這些的時候,他有意避開了房地產。

也故意沒提公司兩位從港城出發的市場部職員,利用二十多天時間,輾轉英國多處城市,深入郊區、城鄉結合部、經濟衰退嚴重的城區調查出來的那一份居民收入與家庭負債、房貸比例的調查檔案,混淆了大家的視線,進一步誘導多頭。

“做空吧,各位!”

在採訪最後,蘇越公開向市場宣言:“在此之刻,就是做空整個歐洲的良機,凡做空者,未來必將收穫鉅額財富,凡做多者,必將虧損累累,家破人亡。”

蘇越的這番言論,被金融時報一字不落地報道了出來,更加引起了市場的軒然大波。

倫敦金融城的眾多投資者,眾多金融機構核心成員,都覺得蘇越是一個頭腦不清醒的瘋子,是一個只看懂了宏觀經濟形勢,而不懂金融交易市場執行規律的人,是一個只知道根據市場研報,就敢投入數百億資金豪賭的愚蠢賭徒。

“原來,這就是他敢於做空倫敦的原因。”

勞埃德銀行的溫德爾,笑看著金融時報對於蘇越的採訪內容,哈哈笑道:“該說他是個瘋子呢,還是傻子呢?不過,要是華人在金融市場上,都這麼愚蠢,好像也是一件值得令人高興的事情。”

“經理,巴黎投資銀行基金管理部的克里斯來了。”助理敲了敲辦公室的門,說道。

溫德爾目光從電腦介面上移開,說了一聲‘請進’,然後就站了起來,向辦公室門口迎了過去。

“克里斯先生,好久不見。”